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烏桕蜜
原圖鏈接  

山烏桕蜜稱為烏桕蜜,又稱烏桕蜂蜜、桕子蜜,是蜜蜂採集烏桕樹花蜜經釀造而成。

目錄

特點

  1. 色澤:琥珀色,存放時間延長色澤略加深
  2. 氣味:氣息濃香
  3. 口感:甜味略淡,微酸
  4. 結晶:易結晶,結晶微黃,粒粗,易發脹溢出,易結晶,易被誤作是餵白糖,地域不同顏色有差異,同一地方採集雨水足的年份顏色差別都大。易被一些為利是圖的養蜂人濫竽充數當冬蜜賣。 [1]

功效

  1. 清除自由基能力強,防輻射、抗氧化,防衰老,抗癌。據安徽農業大學對600多種植物所做研究表明,烏桕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所有蜜源植物中僅次於杜英。自由基是機體氧化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強氧化性,可損害機體和細胞,引起慢性疾病和衰老效應。
  2. 蜂蜜的主要功效來源於蜜源植物,因此,烏桕蜜能有效清除自由基,防止人體細胞受到損傷,減緩人體衰老,同時起到抗癌作用。
  3. 在解毒排毒、活血清熱方面有獨特療效。
  4. 據《全國中草藥匯編》記載,烏桕葉和樹皮均可入藥,有消腫解毒、清熱利濕、利尿瀉下的功效,可用於水腫、臌脹、二便不通、濕瘡、療毒等。
  5. 烏桕蜜因之具有解毒排毒、活血清熱、利尿通便的功效。[2]

蜜源

烏桕(拉丁學名:Sapium sebiferum (L.) Roxb.),別名:臘子樹、桕子樹、木子樹、山烏桕樹、桊子樹、桕樹、木蠟樹、木油樹、木梓樹、虹樹、蠟燭樹、油籽(子)樹、洋辣子樹。大戟科、烏桕屬落葉喬木,烏桕是一種色葉樹種,春秋季葉色紅艷奪目,不下丹楓。為中國特有的經濟樹種,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歷史。

主產區是湖南、江西、湖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貴州。

烏桕以根皮、樹皮、葉入藥。根皮及樹皮四季可采,切片曬乾;葉多鮮用,殺蟲,解毒,利尿,通便。用於血吸蟲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傷;外用治疔瘡雞眼乳腺炎,跌打損傷,濕疹,皮炎。[3]

花期

烏桕樹開花期在4-7月。花期30~40天,主要泌蜜期20~25天,泌蜜適溫28~32℃。烏桕流蜜量分大小年,一般單產蜜20~40干克

江西:贛南地區,5月下旬至6月下旬

四川:昭化、廣元、屏山、巫山、南川、古宋、古蘭等縣,5月下旬至6月下旬

貴州:黔北、黔東北,5月下旬至7月中旬

浙江:金華、杭州、嘉興等地區,6 月上旬至7月上旬

廣東廣西福建地區一般在5-6月份[4]

適合人群

家庭主婦,電腦IT人士等每天遭受大量輻射的人群長期工作在有油煙或輻射區域人群。

因為自由基的致癌作用使女性遭受較大危害。人體中的自由基的產生有光引發、熱引發、輻射引發、等離子體引發、微波引發等多種方式。

其中抽煙包括抽二手煙、做菜時的油煙(女性可是每天都做飯)、汽車尾氣、電腦辦公的輻射等方式是女性每天都遭受的,可想而知女性受自由基的危害最為嚴重。

自由基可引起衰老、癌變、腦血栓動脈粥樣硬化等惡性疾病。而烏桕蜜中飽含的各種酶類物質,使得其清除自由基能力數一數二,是當之無愧的抗輻射之王,每天喝點烏桕蜜能十分有效地清除體內多餘自由基,達到抗癌、防衰老的作用。[5]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