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東省作家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山東省作家協會的前身是山東省文學工作者協會,成立於1951年4月22日,是黨領導的全省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組成的專業性人民團體。協會是黨和政府聯繫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在省委的領導和中國作協的指導下,依據《山東作家協會章程》開展工作。

協會簡介

協會引導、教育、鼓勵全省作家、文學工作者以馬克思主義[1]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深入生活,努力學習,勇於創新,在實踐中提高文學創作的思想水平和藝術水平,創作健康向上特別是謳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優秀文學作品,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組織開展文學評論和調查研究工作;培養、扶植文學創作、理論研究新生力量;宣傳、表彰優秀文學創作成果。反映作家、文學工作者的意見和要求,依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開展同國內外作家、文學組織的聯誼,參加國際文學活動,推進中外文學交流。完成省委、省政府及中國作協交辦的其他任務。

省作協現有會員2376人,其中中國作協會員301人。

山東省作家協會1988年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以前,是正處級編制,隸屬省文聯。第三次代表大會以後單列建制為正廳級單位,經省編委批准,設立辦公室和創聯部兩個機關職能辦事機構,並將省文聯的7個事業單位劃歸省作協隸屬。這7個單位是:文學研究所、文學講習所、文學創作室、山東文學社、黃河詩報社、當代企業家雜誌社[2]和《作家信息報》。

自1988年第三次代表大會以來,省作協機關辦事機構和作屬事業單位發生了一些變化。1989年7月,作協機關增設政治處。1996年3月,政治處改名為人事處,機關黨委列入建制。1989年3月,創辦《時代文學》雙月刊,成立時代文學雜誌社。1990年,《當代企業家》停辦,當代企業家雜誌社編制撤銷。1988年10月《作家信息報》該名為《作家報》正式公開發行。1993年1月,由文學研究所主辦的《文學評論家》更名為《文學世界》,2001年4月更名為《新世紀文學評刊》該刊於2002年1月正式出版發行。1998年12月31日,《作家報》停辦,刊號和報社人員劃歸大眾日報社。1999年12月31日,《黃河詩報》停辦,刊號和期刊人員劃歸省地稅局。

內設機構

機關黨委

作協機關黨委成立於1988年6月,1996年設立正式編制,主要任務是負責作協黨組織的日常工作,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上級黨組織的決定;組織黨員開展理論和政治學習;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實行管理。

人事部

作協人事處成立於1989年7月,原稱為政治處,1996年3月更名為人事處,2002年10月更名為人事部。主要任務是負責機關及作協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職稱評審和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等。

創聯部

作協創聯部成立於1988年6月,主要任務是負責作協文學工作的組織、宣傳和聯絡工作,指導、推動基層文學創作組織的建立、健全和發展。負責發展會員工作;聯繫會員並給予業務指導;負責國內外作家、文學組織的聯絡、交流工作,接待國內外作家、文學團體;擬定文學創作中長期工作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組織文學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負責==《山東作家》;反映作家、文學工作者的意見和要求,依法開展維護會員合法權益工作。

辦公室

作協辦公室成立於1988年6月,主要任務是協調作協機關、所屬學術委員會及作協直屬單位的日常工作;負責機關文印、文秘、信訪、檔案、信息等工作;承擔機關及直屬單位的行政事務、後勤服務和安全工作。負責重要會議的組織和文稿的起草。

視頻

山東省作家協會 相關視頻

山東省作家協會:紮根人民 用文學點亮人生
2018.5.3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劉玉堂談寫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