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屯堡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屯堡人:又稱「京族」「鳳頭苗」,據傳是明朝江南漢兵平定西南後屯田戍邊形成的後裔。

屯堡人(標音|字=屯堡人|繁=屯堡人|簡=屯堡人|拼音=Túnpǔrén),又稱「京族」「鳳頭苗」,據傳是明朝江南漢兵平定西南後屯田戍邊形成的後裔。

1980年代,屯堡人曾和貴州很多地區的穿青人[lower-alpha 1]一起申請成為少數民族,後來被鑑定為早期漢族移民。屯堡人延續着明代江南人的遺風,固守着江南漢族文化。屯堡人與少數民族不通婚,與外界交流也不多,在語言、服飾、飲食、信仰、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等方面與周圍本土村寨不同。屯堡人自我認同為「南京人」、「京族」 ,他們珍視自己的傳統與文化。「應天府乃我故鄉,有我族人,有我良田美宅」可代表其思鄉追根情節,因而傳統風俗得到很好地保存。

屯堡人比較完整的保存着明朝遺風,是典型的「文化孤島」,成為古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歷史

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傅友德為征西大將軍,率領30萬大軍自南京抵達今貴州安順地區,成為大規模進入貴州腹地的第一批漢人。這些漢兵主要來自以南京為中心的江南一帶。屯兵以後,多以「南京人」自稱。因來自京師,又稱「京族」。

從京師出發前,宰相劉伯溫贈詩:「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賽江南」。   

風俗

地戲

地戲是屯堡人的一種戲曲,又稱「跳神」。地戲最早見於史料記載是明嘉靖年間的《徽州府志》記歙州一帶迎汪公時「設俳優、狄、胡舞、假面之戲」。

屯堡人:屯堡地區婦女的服裝非常特別,多以青、藍色為主,樣式為寬袍窄袖並且不加花邊。

地戲演出地點不在戲台,而是在村中空壩或平整田土就地圍場而演。演出時間一般為兩個節令,一是稻穀揚花時節,以農事為主的屯堡人為了祈求一年的辛勞能獲得好收成,也為了緬懷祭祀祖先,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期間開箱跳「米花神」,時間約3-7天;另一個是春節,為了歡慶一年的辛勞所獲得的豐收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村寨平安,在新春到來之際,地戲班會「鳴鑼擊鼓,以唱神歌」,從農曆正月初二開始,跳半個月乃至一個月。

地戲以村寨為演出單位,一般是一個村寨演一堂戲、跳一部書。少數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場屯、西屯、九溪等有兩堂乃至三堂戲,有的村寨還會互請地戲隊去演出。一堂戲的演員有20餘人,由「戲頭(神頭)」負責整部書的排演和指導。

地戲演出時,「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具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歌唱,應聲而舞」。地戲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無樂器伴奏的說唱,不分行當,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沒有男女聲腔之分,由劇中角色邊說邊唱邊交待劇情。舞則為「打」,是表現戰鬥場面的對打格鬥。地戲演員從古代戰爭的騎馬步戰的廝打格殺中,借鑑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有的村寨還使用鐵質的真刀真槍搏殺。對打中,還吸收了當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燈中的「四方步」。而伴唱者手執彩帕紙扇,邊伴唱邊手舞足蹈。[1]

語言

屯堡話雖然劃入西南官話,但與周邊的西南官話仍存在一定差異。

服飾

現存屯堡人的服飾與明代傳統服飾差異比較大了,更像清代時期漢族的服飾,和現代的蘇州東南甪直水鄉服飾更接近,在今天的漢族中,往往反被誤認為少數民族。因此有人認為屯堡人服飾與中國其他民族服飾一樣,都受清朝薙髮令的影響,令服飾帶有滿族特色。但20世紀上半葉留存的老照片證實,屯堡婦女在百餘年前都還穿著交領右衽服裝[2],後來短短几十年發生了劇變,模仿周邊漢族的立領廠字襟的滿族服裝徹底代替原來服飾並成為今日一般人眼中的屯堡傳統服飾。

人口分布

在貴州以安順為中心的土地上,分布着30多萬屯堡人。

注釋

  1. 屯堡人與穿青人的區別,參見:朱偉華,「貴州移民文化形態的留存與變異——『屯堡人』與『穿青人』文化符碼比較」,《文藝爭鳴》 2011年15期。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視頻
  • [走遍中國大山裡的老漢人(2011.04.10)中國中央電視台]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