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尼古拉·古米廖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尼古拉·古米廖夫
俄羅斯詩人,阿克梅派創始人之一。詩人阿赫瑪托娃的前夫
出生 1886年4月15日--1921年8月24日

尼古拉·古米廖夫Николай Степанович Гумилев,1886年4月15日-1921年8月24日),俄羅斯詩人,阿克梅派創始人之一。詩人阿赫瑪托娃 (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Ахматова) 的前夫。

婚姻與受迫害情況

1910年,與阿赫瑪托娃結婚。

十月革命後不久的1921年8月,古米廖夫被蘇聯政府以莫須有的反革命罪處決,阿赫瑪托娃也受到牽連。兒子列夫·尼古拉耶維奇·古米廖夫因不承認父親有所謂的「歷史問題」也屢遭迫害,於1935年與1938年先後兩次入獄。[1]

人物生平

尼古拉斯·斯捷潘諾維奇·古米廖夫(1886-1921),20世紀紀初俄羅斯傑出的詩人和詩評家,阿克梅派的領袖,阿赫瑪托娃的第一個丈夫。[2]

八歲就開始寫詩,初中畢業時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征服者的道路》。以後的作品有詩集《浪漫之花》、《箭袋》、《篝火》、《火柱》等,最著名的是組詩是《蔚藍的星》。古米廖夫早年游遍歐洲,思想進步,受西方文藝理論影響很深,形成一套自己的文學觀念和文化思想。有人評論,他是繼普希金俄羅斯最有才華的詩人。

他有一句名言:「「不應該在『可能』的時候寫作,而應該在『必須』的時候寫作。『可能』這個詞應該在詩歌研究里一筆勾銷。」

他對詩歌傾情投入到達忘我地步,對俗世生活做出的巨大犧牲是一般人難以想象。不僅在詩歌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散文、小說、評論也收穫頗豐。他創作上孜孜不倦、高濃度的獻身精神為人敬仰,他的現實主義詩風影響了一代青年。

1921年,古米廖夫在彼得堡被秘密警察逮捕,罪名是「參與反革命陰謀活動」。他被逮捕後高爾基曾憑着自己的名望奔走營救,扎米亞京回憶高爾基》里提到:「據高爾基說,他已在莫斯科得到保留古米廖夫性命的承諾,但彼得堡當局不知怎麼了解到這種情況,就急忙立刻執行了判決。」高爾基被騙很顯然不是一次,他為營救幾個出身王族的國寶級的歷史學家,把「後門」開到列寧那兒,並從弗·伊·那裡得到書面保證,等到他帶着「上諭」趕去救人時,人已處決了。

布羅茨基《哀泣的繆斯》里也提到了此事:「詩人尼古拉·古米廖夫被秘密警察鎮壓了,據說是國家的首腦弗拉基米爾·列寧直接下達的命令。」古米廖夫被處死時剛滿35歲。60年後才得到平反昭雪。[3]

主要作品

著有成名作《珍珠》,詩集《征服者之路》、《浪漫的花朵》、《異國的天空》、《箭筒》、《火》、《天幕》、《米克》———非洲的長詩、《火柱》,《在大地漫遊》、《龍》——長詩;詩劇《岡都拉》、《安拉之子》、《有毒的祭服》、中國詩集《瓷亭》。

藝術特色

古米廖夫富有浪漫主義激情,他的作品在藝術形式和技巧方面的造詣是公認的。他的詩大多形式精美,形象富有動感,言語極顯表現力,音韻銼鏘和諧。尤其是他那奇特的比喻,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詩抒寫航海、愛情、俄羅斯以及異國風土人情,體現出對「陸地和海洋」的愛。[4]

名言

他有一句名言:「「不應該在『可能』的時候寫作,而應該在『必須』的時候寫作。『可能』這個詞應該在詩歌研究里一筆勾銷。」

婚姻家庭

尼古拉·古米廖夫1886年生於喀琅施塔得,乃白銀時代的傑出詩人,為娶阿赫瑪托娃而四次自殺未遂,直到如願成婚。1910年,與阿赫瑪托娃結婚。

十月革命後不久的1921年8月,古米廖夫被蘇聯政府以莫須有的反革命罪處決,阿赫瑪托娃也受到牽連。兒子列夫·尼古拉耶維奇·古米廖夫因不承認父親有所謂的「歷史問題」也屢遭迫害,於1935年與1938年先後兩次入獄。

據說古米廖夫被捕後,在整個嚴酷的審訊過程中,在燈光昏暗的密室里,在死寂的旋轉走廊上,在顛簸着去刑場的卡車上,甚至在刑場,在滿是笨拙而沉鬱的射手們拖沓的腳步聲中,詩人一直頜首笑着。

古米廖夫曾經就讀的彼得堡近郊的皇村中學,一個世紀前,有一個叫普希金的寫詩的學生。拿着鵝毛筆的普希金在《皇村回憶》里寫道「在這裡,俄國人踏着每一步/ 都能夠引起往昔的回憶」。普希金的詩句預示了他自己和某些後來者的影響。後來者應該包括古米廖夫以及與他差不多同時在皇村中學讀書,並且成為他妻子的女詩人阿赫瑪托娃。[5]

阿赫瑪托娃在有關皇村的詩中寫道「一位黝黑的少年在林蔭道上徘徊,/ 在湖畔沉吟,滿臉堆着愁雲/ 一個世紀了,我們心中還在眷戀/ 那勉強聽得見的沙沙的腳步聲。」 黝黑的少年想必是指普希金。

古米廖夫出生在一個海軍醫生的家庭,無獨有偶,阿赫瑪托娃的父親是一位海軍機械工程師。這是他們之間頗有意味的一個共同點。

海,皇村,似乎富有詩意的象徵,後來在阿赫瑪托娃一首詩中悲慘地聯繫起來。這首詩就是著名的《安魂曲》,是寫給她和古米廖夫共同的兒子。

在《簡略的自述》中,阿赫瑪托娃說:1912年10月1日我的獨生兒子列夫出生。同一年,阿赫瑪托娃出版了第一本詩集《黃昏》,只印了三百冊。

詩人的兒子是不幸的。為了讓集中營里的兒子獲釋,母親絕望地努力了十八個年頭,《安魂曲》正是在此期間寫成。她在詩里假設「假使這個國家在將來某個時候,/ 想起要為我建造一座紀念碑,/我將答應這一盛典,/ 但只有一個條件——/ 不能建立在我出生的海濱,/ 我與自由的大海已斷絕了最後聯繫,/ 不能建立在皇家花園朝夕思慕的樹墩旁,/在那兒,極度傷心的影子在尋找我」。海和皇村是詩人的出發點,但不是歸宿。

古米廖夫文學獎

俄羅斯作協與特維爾州政府於2009年10月10日宣布,共同設立古米廖夫文學獎,表彰全俄範圍內的優秀詩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