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壽光市田馬初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壽光市田馬初中根據新頒布的《義務教育[1]勞動課程標準》,設計適合本校實情的勞動教育「任務群」,多措並舉提升勞動課程的質量,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歡迎。

一是關注勞動技能,「技能展示大賽」常態化

學校組織學生,針對日常生活勞動和生產勞動的八個任務群開展「技能展示大賽」,檢驗上學年勞動課程成果。根據學生對各種技能的熟練程度,制訂了校本勞動課程分年級「任務群」指標,技能展示大賽作為常規項目每月舉行一次,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二是培養勞動習慣,「家庭勞動作業」系列化

學校根據勞動課程「任務群」制訂了家庭勞動作業計劃,周末減少文化課書面作業,新增家庭勞動作業。由家長拍照+視頻記錄。為實現鼓勵學生在勞動中 「出力流汗、磨鍊意志」的效果,對於回家主動參加較重體力勞動並出力流汗的同學,確認後予以綜合素質評價加分,並定期評選「勞動之星」。

三是提升課程品質,「學校勞動課程」多樣化

本學期,學校安排了專職勞動課教師,從校外勞動實踐基地聘請專業農技師,加上從各村邀請的有一技之長、熱心學校教育的老手藝師傅,集眾人之力,開設種植、養殖、園藝、木工等多個勞動社團[2],並在學期末進行成果展評,做到既關注勞動過程表現,也關注勞動成果,從而培養其良好的勞動品質。

四是關注勞動過程,「家校社評價」多元化

一方面,在學生參與勞動過程中,由家長做好音視頻記錄,另一方面,學校又邀請家長、社區工作人員對學生勞動過程和成果作出評價,三是安排班主任、教師進行回訪,在文明城市創建的公益性勞動中,教師帶頭參加,確保評價結果真實有效。從而實現了評價內容多維、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元化[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