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尋夢黃河(劉海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尋夢黃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尋夢黃河》中國當代作家劉海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尋夢黃河

我的家鄉四面環山,且大都是石頭山,一年四季看起來光禿禿的。即使盛夏季節,也只是些酸棗葛針,或一些開黃花的野草和苔蘚覆在上邊。

山下,別有洞天。

一條小河蜿蜒從山腳下淌過。河邊,鬱鬱蔥蔥的莊稼植被熱熱鬧鬧生長着。人們在田裡勞作,在岸邊踱步。

這條河叫汾河。

雨水足的時節,河水澎涌而下,那種氣勢滿足了人們對水與生俱來的親近感。一骨朵一骨朵的水花,跳躍着向南而流,攔都攔不住。

人們站着,坐着,走着,撩撥它,親近它,看不夠它……

我喜歡午後去河邊,這個點是人們歇息的時間。坐在空無一人的汾河邊,天是藍的,草是綠的,河是我的。對着汾河水,我可以肆意地或唱或鬧,或喊或跳,說着希望,談着夢想。河水總是嘩啦啦配合着,笑着奔向遠方

後來離開家鄉,每逢思鄉時,心裡便流淌出汾河水。它的靜,它的動,它的善解人意……彼時,家鄉的汾河兩岸已改造成站台。拉煤車川流不息,而本應川流不息的汾河水,已成了一條乾涸的黑色的水道。水邊的故事,留在夢裡。

一次,坐在高鐵上。一條大河遠遠地映出窗外,氣勢恢宏。「呀!黃河!」有人激動地叫起來。高鐵呼嘯着,僅僅一瞬,一種深深的震撼從內心深處迸發出來。這麼多年,對汾河水延伸出的渴望,記憶中的夢不正是眼前滔滔黃河水嗎?也是,汾河是流向這裡的,它融成了黃河的一部分,包括我的那部分。

夢,有跡可循,因了那一眼。

那是一個美麗的四月天,在幾位好友的提前規劃下,我們開車直奔呂梁市,尋夢黃河。

選擇呂梁市,好友給出合理的說法,這裡不僅河岸線長,沿途千姿百態的黃河景觀會讓你觸摸到它的容顏,它的情緒,它的性格……而自駕,是滿足需求的最佳出行方式

我們算是有福之人,在一位諳熟當地風土人情的人士帶領下,另闢蹊徑,徒步穿入一條隱秘的山間無人小徑。帶着訪古探幽的神秘感,曲曲折折,爬坡而行。

先登頂的人早已急不可耐,「呀,呀,呀」的喊聲傳遞過來。他們被震撼到語言無法表述時,通常會發出種這聲音。後邊的人被叫聲

吸引,不管不顧開始快跑起來,仿佛早看一秒,便多賺了些似的。

站在山頂,我也忍不住拖長聲音「呀」起來。俯瞰,眼前涌動着一條巨波長龍,它從一座山盡頭的彎處拐出來,轉了幾轉身子,又彎進了另一處山的盡頭。手機裝不下這個龐然大物,眼睛也不行,身子不由得隨它轉了幾轉。此處是登頂絕佳觀景地。不到這裡,你體會不到黃河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那種震撼。

帶着探索與期待,我們正式開啟自駕行。

我們所行的沿黃公路,依黃河而建,行走在路上,仿佛踱步在黃河邊,車速快慢由心情控制。從那一刻起,我的眼睛便不再屬於我。

寬闊的河面,邁着氣定神閒的步伐,波瀾不驚,卻驚到我。目測河的最寬處足足是汾河的好多倍,大到足以超出我的想像空間。平靜而寬闊的步態,像一位從容淡定的老人,不急不躁,不緊不慢。此刻,面對這樣一位親親的長者,你莫名會滋生出一種包容心:你對一個人的敬重,愛戴,感動;你對一些人的糾結,怨恨,憤怒,此刻都能融化在這博大的胸懷裡。突然想到之前在午餐時,在餐廳唱歌的那位老人。他唱的是《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曲調婉轉而悠長,那種聲音傳達出來的氣魄,和眼前的黃河完美融為一拍。

黃河邊的人是懂黃河的。

此刻,突然提高的潺潺流水聲,叫醒了耳朵。開車的師傅把控着節奏與水同頻前行。這是黃河嗎?怎麼性子比之前急了些。河道明顯擁擠了,那些被擠出的河水,化作淡黃色浪花,翻騰着,奔跑着。不曾想前邊是更窄更陡的河道。黃河有些怒了。它發出咆哮聲,想衝出拘束,羈絆。如一名莽撞的少年,熱血,勇敢,活力四射。看它,一如當年青春的自己,對前路充滿希望和憧憬,也創造着無限的激情。「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此時,天是藍的,兩岸的黃土高坡一片綠色。眼前的黃河,霎時間五彩斑斕起來。

也許是累了,想歇息了。黃河的流水變得隱匿起來。淺灘處,沙子一點一點裸露出來,緊接着一大片一大片的連接起來。像一條黃色的鯊魚擱淺,感覺快要斷流了。我眼前閃過枯萎的汾河的影子。

我的心糾了起來,我們的心都糾了起來,車子心照不宣地停下。我走上前去,來到她身邊,細細撫摸她的砂土。泥土的氣息,帶着一抹芬芳,進入喉中,那細流,細看竟清澈起來,像極了小時候在汾河邊。我們開始坐着,躺着,我們撩着水花,看似輕鬆,卻忍不住疼惜,黃河怎麼斷流了呢?

柳暗花明的一刻,是在車子拐彎之後。就那麼一個轉身,兩樣境界。似乎之前的沉澱,是為了更好地調整情緒,整裝待發。此時,那隱匿的水,不知從何處冒出來。清清的,綠色的水,將河床一點點填滿,把我們的希望一點點填存。稍遠處的黃河兩岸,花紅柳綠的植被多了起來,倒映在清澈的黃河水中。遠處的青山和眼前的綠水,構成了一幅綠色生態畫面,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

我們又迫不及待地下車拍攝。好友將圖片同步發了微信。他說並非是炫耀,而是告訴人們:治理後的黃河水一樣可以清澈美麗,保護環境,就在當下,就在此刻。圖片下邊,我禁不住回復了《人說山西好風光》里的歌詞:「你看那汾河的水,嘩啦啦地留過我的小村旁……」汾河的美,定會重現小村旁,她需要每個愛心與行動的組合,就在此刻,就在當下!

車子在行進中陶醉,平坦的沿黃公路在延伸,黃河也在延伸。萬千景象不停變換着,好似我們的心情。我們歡快着她的歡快,沉默着她的沉默。黃河的情緒就是我們的情緒。我們曾貪心地試圖去讀懂她,讀懂她對一顆鵝卵石的撫摸,對一根水草的力,可是這是怎樣的貪心啊,你怎能讀懂她的包羅萬象,博大深邃?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陝西的屬地。沒想到第一次入陝,是以這樣的方式,竟毫無跨省的陌生感,如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樣親近。這大概就是黃河的魅力吧。它把地域凝聚在了一起,把黃河兩岸的人凝聚在了一起,把人心凝聚在了一起。無論跨越多長,都在她的目光里,都在她的懷裡。

黃河的萬千景象還在路上,我仿佛看到一支清流併入進來,那是重新治理後的汾河,我們仿如裡邊的一朵浪花,跟隨她快樂前行。[1]

作者簡介

劉海紅,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