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尋找(界牌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尋找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尋找》中國當代作家界牌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尋找

一   「五·一」節去了酉陽桃花源,來的千千去的萬萬,十分熱鬧。芸芸世間,進入桃花源,走出太古洞,感受了穿越的舒暢,體驗了靜與鬧的玄妙,在兩小時的短短行程中,似乎找到了一點自己一直在尋找的東西。

  桃花源景區的布局,幾乎原原本本的按照陶淵明《桃花源記》文句,每一句都能找到相應的景點去印證,也就印證了這裡就是一千八百多年前陶淵明描繪的那個地方,真實存在而後來無可尋找,是藏在我們心裡的那個地方,嚮往而不可觸及。陽春三月桃花盛開,最能體現陶文所描繪的美好生活,於是遊人蜂蛹而至,摩肩接踵,猜想其他季節也不遜色。園中植入農耕文化,又增加了「晉太元中」的原味兒。遊興稍足,登山尋古,入太古洞。酉陽太古洞,是神奇的地下地質奇觀,是大自然賦予的鬼斧神工的藝術宮殿。傳說此地有「秦人足跡」,是桃花源人躲避官家的最後的地方。進入太古洞,把藏在心裡的地方再次呈現,既似曾相識,又嘖嘖稱奇。

是什麼把大家從四面八方趕來這裡?千千萬萬的遊客千差萬別的感受,有沒有一個相同的無形的東西,牽引着大家的腳步?如果有,這個東西就是去桃花源的最根本的理由。或許專家們對「桃花源」景區的策劃,涉及到這個問題。

在中外文學作品中,很早就描繪過自給自足、與世無爭、避世隱居的地方,那裡沒有剝削、沒有戰亂、人人平等。這些地方有的叫做「烏托邦」,有的叫做「香格里拉」。而在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筆下,叫做「世外桃源」。無論叫什麼名字,都飽含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論語》說到這樣一個故事:子路跟隨孔子出行,有一天落在了後面,遇到一個丈人,子路問道:「你看到我的老師嗎?」老丈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意思是說,你們不勞動,不能創造社會財富,算什麼老師?子路只好恭敬地站在一旁,看丈人除草幹活。丈人覺得子路很誠懇,請子路到他家,留他住宿,還熱情招待。第二天,子路把這件事告訴老師孔子。孔子說:「這是個隱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回趕到了那裡,丈人已經走了。子路很多感嘆,最後說: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丈人應該知道孔子,可能看見孔子走前面去了,明知而言他,肯定不是一道人。孔子倡導「仁」,遊說諸侯,希望出仕做官,丈人痛恨當時的為官者,因此說「孰為夫子?」。第二天子路前腳出門,丈人後腳就離開,為什麼?被人發現了,前路難以預料,「走為上策」,溜之大吉,避免以後有麻煩。在山野自耕自足,自由自在,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啊!從《論語》中也可以看到,丈人為何隱居?因「道之不行」,世道變了。這是什麼時代呢?春秋末年,制度崩潰,社會混亂,禮樂仁義被踐踏於腳下。叫做「國不國,家不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一派亂世景象。孔子和他的學生一直在尋找拯救周禮的途徑,尋找一個可以依靠的大諸侯國。子路又趕上老師後,他們師徒一行將繼續尋找,尋找他們嚮往的禮樂美好社會。而丈人呢?他們對社會不滿但又沒有力量挽救,只好隱居鄉野,自食其力。子路問詢之後,隱者又將去尋找,尋找一個不為世人知道的地方,一個自耕自助的理想所在。這就是他們各自嚮往的美好生活吧。

《桃花源記》以前,有寫贊隱居的人和事的詩文,但沒有具體描寫,只是點到隱者的隱意,而並未把美好的生活描繪出來,沒有如詩如畫如痴如醉的場景,因而沒有那麼令人嚮往。世外桃源,既表現了作者對於當時社會的不滿,又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嚮往的美好生活進行了具體描繪,這就比以前更進了一步。根據歷史記載,自秦便有一群咸陽儒生,背負詩書,攜妻帶子,為避焚書坑儒之亂,千里迢迢逃至此處,從此與世隔絕,不通音信,在此生息繁衍。《桃花源記》「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也許來自歷史。咸陽儒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什麼?避開焚書坑儒的災難。今天我們去桃花源,是不是帶着對自己生活的不滿呢,是不是帶着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呢?一言難盡其意。無論對當下生活是什麼感受、什麼態度,對比現在更美好的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是必然的。

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我們心裡的美好生活?當代生活是不是我們以前追求和嚮往的美好生活?可以說,今天的生活越來越接近我們的追求和嚮往,有許多成分是,而還有許多成分不是,甚至是我們唾棄的。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拿來了一些西方的東西,採取了一些非常的手段,違背了一些自然規律,闖了一些警告和提示的,超越了一些不可逾越的過程,所以,得到這方面美好的東西的同時,失去了那方面美好的東西;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厭倦悖理的現象;迎接美好生活的同時,污染了純潔的心靈。人們的「三觀」受到洗禮,金錢和利益本來都是好好的東西,一度時間人們追逐過了頭,迷失了,把自己給丟了,或者將要把自己給丟了,致使有的人「生在福中不知福」,懵了。在富足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缺乏幸福感,換言之,不是不幸福,而是幸福卻沒有幸福感,這比不幸福還要可怕。所以對安靜、平靜、自然、原始、奇異的地方情有獨鍾,到那裡去尋找、去休息、去躲避。於是從城市出發,到桃花源去,到遠離自己生活圈圈的地方去,是想靜一靜,想把自己存留在心中的珍貴的東西找回來,成為一種無聲行動。有的人明白,有的人不明白,不管明白還是不明白,承認還是不承認,所有出行的理由都歸結為一條:尋找。這次我去桃花源,是與一個朋友一起,帶父母去他們沒有去過的地方,去重慶吃火鍋,去看花看山看水,走出桃花源,又去龔灘烏江畫廊。我們老老少少尋找什麼,好像是,又好像不是,不具體,反正隨了人流,一路欣喜一路驚奇,發現什麼自己和別人的秘密似的。那麼多的遊人,各自都有各自嘴上的理由,外出度假、休閒、或者看風景、尋古蹟,無論那一條,都是尋找一個靜的地方,或者鬧中取靜,會心的讚嘆:原來有這麼美好的地方,原來我喜歡這裡,原來我在這裡,原來我是這個樣子。

四十多年風雨兼程,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生活,我們應該怎麼生活?人人在探索,也在旅遊中尋找。當你還沒有去重慶酉陽桃花源的時候,聽了朋友或者網絡的介紹,就會在心裡描繪自己的桃花源,總會在大腦中浮現自己桃花源的種種景致,一直到你到了酉陽桃花源。

去桃花源找到了什麼?可能是一種心態。

古人隱居的心態怎麼樣呢?看看桃花源後的太古洞。穿過桃花源村落,在後山石壁中有一山洞,這裡便是太古洞,實則是一個距今3億多年歷史的溶洞。經此山洞,盤旋約3公里,便可從後山穿出。洞內體量龐大,氣勢磅礴,有寬敞的大廳、曲折的廊道,險峻的峽谷,幽深的地下河,還有五彩繽紛的鐘乳石,景觀秀麗。太古洞若僅為一奇特自然景觀,便不足以值得拍案驚奇,溶洞奇觀有很多。恰恰是這個溶洞,也與咸陽儒生聯繫起來,因為漁人發現了桃花源,他們到洞裡躲起來了,所以「後遂無問津者」。直到二十一世紀初,一個村民遷祖墳,才發現此洞。後人猜測,這是咸陽儒生躲避搜捕的最後藏身之地,又被稱為桃源秘徑。那麼,可以推測,咸陽儒生,他們躲避「坑儒」的決心,絕不「為外人道」,否則或可招致殺身之禍。而陶淵明呢?是厭倦官宦生活,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不是我所願,於是辭官歸隱。這是一種。

我們再讀一下唐代王維《竹里館 》云:「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意思是:獨自閒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楚辭·九歌·山鬼》說:「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竹里館」一座建在竹林深處的房子,「我」獨自坐在裡面,一會兒彈琴,一會兒嘬口長「嘯」,抒發感情,告訴大山、告訴深林、告訴山林之外的人,「我」在這裡。現在有的遊客到了密林山澗往往會「長嘯」一氣,以泄胸中之鬱氣,有益身心健康,是不是有點想讓山中密林之外的人知道「我」的味道呢?。「深林人不知」如果對人知與不知毫不在意,就不會寫出這句詩,既然寫了這句詩,就表明他的內心世界現在沒有人理解,希望會有人能夠理解,希望「人知」,甚至希望識才重用。隱者「獨坐」無人伴,唯有明月解人意,這是隱居者心靈境界,對讀詩的人的心靈蘊含着一種特殊的魅力,同時更是希望有人相伴的反射,其實隱者仍然雄心壯志,胸有萬壑。

今天我們是一種什麼心態呢?旅遊的人們進入桃花源,就如像避開了喧鬧紅塵,踏入了秦時邑人的社會,沉浸在遠離城市的風光中。難怪同行的一個年輕人說,只要離開我們居住的那個圈子就開心。去桃花源,去其他什麼地方,他們為的是避開城市的喧囂,找到一份清靜的環境,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沒別有人干擾,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打牌、喝酒、照相……河裡划船,山頂高呼。這些絕不是古人的避亂追求,也不是想讓人了解自己,更不是想單位重用自己,「以隱彰著」。那又是什麼驅使人們去短暫「隱」一下呢?和平盛世,欣欣向榮,但心靈的煩憂和亂象卻是不可迴避。雖然難以找到理想地方但總比待在城市里強,尤其能夠找到像桃花源這樣的地方,是再理想不過。有人說,旅遊,就是隨意的休閒,哪有那麼多的說道,但從隨意行為中,是不是多多少少可以看到遊人的心態呢?旅遊策劃者是不是抓住了隨意中的有意和必然呢?為此,許多地方爭着陶淵明,爭着《桃花源記》原創地。這種競爭是利益肇始,也是思想的釋放,本來是一個自然景觀,忽然有一個智慧的人,發現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玄妙,發現了當代人心靈的秘密,於是翻閱史料,查找實證,把一個現實版的桃花源構建在自己這裡,滿足遊客心靈之需。於是乎,遊人心態早已經明明白白擺放在導遊的計算機里。

有一種奇怪現象,旅遊的人們離開喧鬧的城市,到另一個喧囂的景區,在途中擁堵,在景區的商街遊走,在特色美食場所喝酒喧譁,在酒店、民宿里打牌、熬夜,把平時自己想逃離的應酬轉移到旅遊中。這是美好生活嗎?肯定不是,而是美好生活的反射,這些旅遊者,把一時的宣洩,來掩蓋他們的厭倦,但是無論如何也掩藏不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酉陽桃花源有一句宣傳語:「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重慶酉陽,一個便在你心中!」把重慶酉陽與心中的桃花源連接起來,旅遊就成了。無論哪個地方要爭桃花源,都有一個原型,那就是武陵山區。武陵山或者說武陵山脈,磅礴逶迤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省市,沃野千里,廣漠無垠,所以無論真正的桃花源在哪裡,我們都能從現實中找到屬於它的原型。而至於是不是有一個真實的桃花源,不必追問了。因為每個人一生都會不停地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也許找到了,也許還在尋覓。 四

酉陽因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而火熱起來,陶淵明因酉陽旅遊更加名留千古。陶淵明二十歲出仕謀生,先先後後擔任過祭酒、桓玄幕、主薄、參軍、彭澤令,他對官宦生活厭倦,而且看透了,就辭官歸隱,多次有朋友、高層人物引其出仕,都沒有打動他的隱歸之心。可稱中華文化史上第一隱士。即便如此,如果陶淵明沒有寫《桃花源記》,可能沒有今天的陶淵明,陶淵明就是一個有點名氣的詩人罷了。「世外桃源」也可能不叫「世外桃源」,而被其它名字的取代。真是:陶隱桃花源,桃源名陶隱。這一隱,隱出名仕,隱出景區,隱出四面八方的拜訪。這一隱,改變了中國文化歷史改變中國文人的價值取向,改變了他們的處世態度。

到桃花源旅遊,完成了一次心靈簡短歷程,能不能找到什麼不重要,況且這種「尋找」還有許許多多人不在乎,甚至無意識,何苦要尋呢?[1]

作者簡介

界牌山,本名黃有全,四川內江隆昌市人,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