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市中心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富錦市中心醫院始建於1942年,是佳木斯市東部區域性醫療技術中心,屬縣級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醫療輻射周邊市縣,是全市急診急救、醫療預防、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是全市基本醫療保險、離休幹部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各商業醫療保險、交通肇事和治安傷害定點醫院,是本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區外轉診專家鑑定指定審批醫院。
基本情況
醫院承擔佳木斯大學醫學院、牡丹江醫學院、齊齊哈爾醫學院、省中醫藥大學佳木斯學院、省林業衛校、伊春衛校、鶴崗衛校的本科、專科及中專在校生的臨床教學和實習任務,並承擔我市醫學科研項目。醫院占地3萬平方米,房屋總面積2.3萬平方米。自2003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醫院陸續新建了面積為5674平方米的門急診大樓、1050平方米的傳染病區和1.2萬平方米的住院部大樓。新建面積為1.37萬平方米的內科及醫技樓項目工程於2009年開始動工,預計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經上級批准,擬新建120急救中心業務用房一棟,進一步完善120急救功能。醫院在崗職工532人。衛生技術人員418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90人,中級職稱174人。醫院編制床位300張。醫院設置47個科室,包括臨床有內一科(呼吸、消化內科)、內二科(神經、循環內科)、內三科(老年病科)、外一科(普外、心胸外科、燒傷)、外二科(腦外、泌尿外科)、婦產科、骨科、兒科、五官科、門診、急診、感染、透析科、化療、麻醉、手術等16個科室;醫技有CT室、放射科、檢驗科、超聲科、心電、腔鏡、中心血庫、康復、病理、預防保健等10個科室;輔助有供應、藥局、收款、行李等4個科室;行政職能有醫療、護理、設備、人事、藥品採購、財務、信息、血源辦、醫保科、總務、黨辦、職紀、工會、辦公室、環衛、宣傳等16個科室。
120急救中心達到人員、設備、藥品、通訊、車輛五配套,做到隨時呼救,即刻出診。醫院現有醫療設備總價值約3,200多萬元。擁有東軟飛利浦0.35T核磁共振機、西門子雙排螺旋CT機、日本東芝納米30彩超、東芝580彩超、德國西門子彩超及各種類型日本B超診斷儀、島津光機、鉬靶、日本富士能電子胃鏡、奧林巴斯電子胃鏡、奧林巴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病理診斷系統、柯達CR、康普XVC-Ⅲ射頻刀、美國飛尼斯利普刀、運動平板、德國貝朗血液透析機等萬元以上大型醫療設備110台件。醫院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吸納和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每年均選派人員到省和國家級醫院進修學習。內科系列可完成呼吸、消化、內分泌、心腦血管、神經血液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老年病的診斷和有效治療;外科系列可完成胸腹部損傷治療,甲狀腺、乳腺、胃腸及膽囊疾病的手術治療,腎切除、腎盂成型、腎癌根治術、顱內血腫清除、腦出血、顱骨修補、腦瘤手術治療;骨科開展多發骨折嚴重創傷搶救、手法整復、全髖關節置換、斷腕斷指再植;婦科開展無痛人流、各種難產及高危妊娠的搶救,率先在佳木斯市縣級機構中引進自凝刀,可在不開刀和不損傷正常組織的情況下,有效凝固子宮肌瘤、封閉肌瘤血管組織,經射頻消融後被正常組織吸收或排出,其特點極少痛苦,實現保全子宮的目的,滿足子宮肌瘤、功血、宮頸病的廣大患者需求;兒科對小兒疾病進行有效治療,五官科對專科疾病治療得到社會認可。120急救中心配備4輛救護車,隨時呼救,即刻出診。
我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2]」,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