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寄棲白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古詩大全 的圖片

寄棲白師》是北宋詩人釋智圓的作品之一。

釋智圓(976~1022),字無外,自號中庸子,或稱潛夫,俗家姓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詩文僧。他隱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後人因稱其為「孤山法師」。

寄棲白師

文學成就

智圓的詩歌突破了「宋初三體」[1]狹隘詩歌內容的局限,既有一般僧人體道見性的詩歌作品,也有一般僧人很少涉足的詠史憑弔、托物言志、議論說理之作,而且還有批判社會現實之作。

智圓的散文涉及面較廣,對當時的社會、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情況均有所反映,而且智圓還有一些駢散結合、議論生髮、咸有奇致的雜文。智圓的散文不僅突破了當時形式主義文風的局限,而且還繼承了先秦諸子散文、秦漢散文以及韓愈散文的論辯技巧。其散文的藝術造詣不僅在宋初文壇上堪稱翹楚,既使與歷代僧侶中散文成就較高者相比,也未必遜色。

更為重要的是,智圓並不是埋頭於自己那一方狹小的天地,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文壇思想鬥爭,開展了一系列文學實踐活動,促進了宋初古文運動的發展。

文學觀點

釋智圓對白居易的推崇是源於共同的詩歌主張,即對諷諭美刺[2]的儒家事功文學觀念的肯定。這與王禹偁在白體詩上的進一步開拓是一致的,也比一般層次的詩酒酬唱,閒適富足要自覺深刻的多,這是釋智圓學白的前提。同時,也較為客觀的反映出白居易詩文在宋初的風靡程度。那麼釋智圓的文學觀是繼承《詩經》美刺傳統,注重發揮詩歌「厚人倫,移風俗」的詩教功能。同時對「皆寫山容水態,述遊仙洞房」的不涉教化譎諫之作深表不滿。

在詩歌形式上,也批評「變其聲,偶其字」的雕飾之風。這與白居易詩教觀基本一致,也匯聚於王禹偁等掀起的復古潮流之中。至於文論方面,可參看祝尚書先生的《論宋釋智圓的文學觀》一文。在具體詩作上,釋智圓詩歌具有明顯為現實服務的意識,注重發揮詩歌的勸誡功能。這是他詩風近白最突出的特點,當然釋智圓是個出家人,不可能鋒芒畢露的站出來對現實政治指責一通,但其揭示世風澆薄,用佛儒思想勸誡從善,這與白體諷諭精神是一致的,如《古人與今人》:「古人與今人,祿仕一何異。古人貴行道,今人貴有位。古人貴及親,今人貴悅意。古人同白日,光明溢天地。今人如履險,動足易顛墜。古道如可行,斯言不遐棄。」 詩歌語言淺顯,議論突出,運用古今對比揭示在祿仕方面的人心不古,具有勸誡時下之義。

視頻

寄棲白師 相關視頻

趣談中國古代文學史:《詩經》簡介 講解
老梁:詩經 一部活的百科全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