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害戰》取義於「要害」,其要旨在闡述防禦作戰中如何利用險隘要害阻擊敵人進攻的問題。它認為,對於向我進攻、襲擾的敵人,可於險隘之處預設伏兵,或在要害之處築壘設障,如此敵人就不敢輕易來犯了。本篇引自《孫子兵法》的「能使敵人不得至 者,害之也」句,意思是,能夠使敵人無法達到其預定目標的,是我採取有效辦法妨害它的緣故。
原文
凡與敵各守疆界,若敵人寇抄我境,以擾邊民,可於要害處設伏兵,或築障塞以邀之, 敵必不敢輕來。法曰:「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①唐時,朔方軍總管沙吁忠義②為突厥③所敗,詔張仁願④攝御史大夫代之。既至,賊已出,率兵躡擊,夜掩其營,破之。始,朔方軍與突厥以河為界,北崖有拂雲祠,突厥每犯邊,必先謁祠禱祀,然後引兵渡而南。時默啜⑤悉兵西擊突騎施⑥,張仁願請乘虛取漠南⑦,〔於〕河北築三受降城,絕虜南寇路。唐休璟以為:「兩漢以來,皆北守河,今築城虜腹中,終為〔賊虜〕所有。」仁願固請,中宗許之。表留歲滿〔兵〕以助其功。時咸陽兵二百人逃歸,仁願擒之盡斬城下,軍中股慄,役者盡力,六旬而三城就。以拂云為中城, 南直朔方;西城南直靈武,東城南直榆林,三壘相距各四百餘里,其北皆大磧也,斥地三百里遠。又於牛頭朝那山北置烽堠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馬,朔方復無寇。歲省費億計,減鎮兵數萬。
注釋
①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語出《孫子兵法·虛實篇》。
③突厥:指dōng突(版權所有 e wen yan. com 易文言網)厥。
④張仁願:唐代將領。華州下邽(今陝西華縣西北)人。初為洛州長史,後為朔方軍大總管。因其對突厥作戰有功,官至左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封韓國公。
⑤默啜:亦作「墨啜」。dōng突(版權所有 e wen yan. co m 易文言網)厥可汗,亦即阿波干可汗,名環。自唐武后至玄宗間,屢 擾邊境,四出擴張,拓地萬餘里,有兵四十萬,成為頡利可汗之後最強盛的時代。
⑥突騎施:馬本及諸本皆作「突厥」,不確,今據史校改。突騎施,古族名,原屬西突厥,唐武后時逐漸強大,建政權於碎葉川(位於今吉爾吉斯共和國之楚河流域),統治地區 至伊麗水(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
⑦漠南:馬本及各本皆誤作「漢南」,今據史校改。漠南,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區,自漢代後稱之為「漠南」,亦作「幕南」,今屬我國內蒙古地區。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與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明初詩文三大家[3]」。
作品介紹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4]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明弘治十七年陝西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贊,稱該書是「極用兵之妙」,在兵家視之。
《百戰奇法》是中國古代分條論述戰法的兵書。約成書於北宋末。明崇禎本《韜略世法》稱該書為南宋末謝枋得編輯,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後被更名為《百戰奇略》,題明劉基撰,實系清人偽托。現有明刻本存世,10卷,3萬餘字[5]。
視頻
害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百戰奇略》簡介,快照頁 - 搜狗百科,2019-11-05
- ↑ 悲劇性結局,朱元璋第一謀臣劉基為何被毒死,人民網,2006-11-10
- ↑ 明初詩文三大家,中華典藏
- ↑ 在歷史長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經典軍事理論和著作?,網易,2019-03-22
- ↑ 百戰奇法,豆丁網,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