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若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道德經·寵辱若驚》
是道德經道經的第十三章。是說得之若驚,失之若驚。一般人對於身外的寵辱榮惠十分看重,甚至許多人重視身外的寵辱遠遠超過自身的生命。 作品名稱 道德經·寵辱若驚創作年代春秋時期作品出處老子·第十三章 作 者 李耳
原文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譯文
受到寵愛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驚恐,把榮辱這樣的大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什麼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得寵為上,受辱為下;人們驟然得到它 , 為之驚喜 , 一旦失掉 , 為之驚懼 , 這就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什麼叫做重視大患像重視自身生命一樣?人們之所以有禍患,是因為人們有身體;如果人們沒有身體,又會有什麼禍患呢?所以,以貴身的態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託給他;以愛身的態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其中的吾指的是芸芸眾生)
字義
「寵」指非常道,「辱」指常道。「寵」字的構字是宇宙中有「龍」的樣子。在古代的易道八卦學說中,「龍」是一個極重要的概念,因為宇宙大方是靠六個龍頭的不斷延伸才得以成就的。要做「龍的傳人」一定要知道這一點才行,否則就不知道是在傳什麼了。 「辱」字的構字是用手掌握拿捏好時辰分寸的樣子。「驚」字為「敬馬」之合。莊子說:「萬物一馬也。」所謂「一馬」也就是指「道」。如此,「驚」字也就可以看作是「敬道」。所以,「寵辱若驚」是指「寵」和「辱」都要以「道」為其歸依。「大患」是「無」的境界,這是站在萬物的立場來看待結果的緣故:萬物都被拋棄了,這個「無」的地方對萬物而言當然就是「患難」之地了。「患」字的構字是心中有「玄之又玄」的樣子。對於那些決心投身於研究宇宙學「道」的人,老子認為有兩點是要儘量去做的:一是「寄天下」,二是「托天下」。所謂「寄天下」是指將宇宙模型推衍出來讓那些人看,「寄」字是宇宙的「可大」(可以膨脹開來)的樣子。所謂「托天下」是指將宇宙模型言說交代出來讓那些人知曉,「托」亦可作「托」,是以口言說或以手送交的意思。
引語
這一章講的是人的尊嚴問題。老子強調「貴身」的思想,論述了寵辱對人身的危害。老子認為,一個理想的治者,首要在於「貴身」,不胡作妄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們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責委任於他,讓他擔當治理天下的任務。在上一章里,老子說到「為腹不為目」的「聖人」,能夠「不以寵辱榮患損易其身」,才可以擔負天下重任。此章接着說「寵辱若驚」。在他看來,得寵者以得寵為殊榮,為了不致失去殊榮,便在賜寵者面前誠惶誠恐,曲意逢迎。他認為,「寵」和「辱」對於人的尊嚴之挫傷,並沒有兩樣,受辱固然損傷了自尊,受寵何嘗不損害人自身的人格尊嚴呢?得寵者總覺得受寵是一份意外的殊榮,便擔心失去,因而人格尊嚴無形地受到損害。如果一個人未經受任何辱與寵,那麼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獨立的人格。 --評析== 本章所講關於「貴身」和人的尊嚴問題,大意是說「聖人」不以寵辱榮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的而言的。凡能夠真正做到「為腹不為目」,不為外界榮辱亂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擔負治理天下的重責。對於本章主旨,王夫之作過如下精闢的發揮。他說:「眾人納天下於身,至人外其身於天下。夫不見納天下者,有必至之憂患乎?寵至若驚,辱來若驚,則是納天下者,納驚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納而貴之與身等。夫身且為患,而貴患以為重累之身,是納患以自梏也。惟無身者,以耳任耳,不為天下聽;以目任目,不為天下視;吾之耳目靜,而天下之視聽不熒,驚患去已,而消於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傾。」(王夫之:《老子衍》) 一般人對於身體的寵辱榮患十分看重,甚至於許多人重視身外的寵辱遠遠超過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難免要與功名利祿、榮辱得失打交道。許多人是以榮龐和功利名祿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為享榮華富貴、福祐子孫。總之,人活着就是為了壽、名、位、貨等身邊之物。對於功名利祿,可說是人人都需要。但是,把它擺在什麼位置上,人與人的態度就不同了。如果你把它擺在比生命還要寶貴的位置之上,那就大錯特錯了。老子從「貴身」的角度出發,認為生命遠過貴於名利榮寵,要清靜寡慾,一切聲色貨利之事,皆無所動於中,然後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為萬民所託命。這種態度基本上是正確的。 [1] --作者==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出處== 《寵辱若驚》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十三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最新研究== 蘇州大學徐山在論文《<老子>「寵辱若驚」辨正》中認為: 《老子》第十三章「寵辱若驚」一句誤讀至今,主要原因是不明第十二章章末的「故去彼取此」的文脈走向特點,原本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相連的文脈在通行本《老子》的分章中被割裂。「寵辱若驚」一句應理解為:(聖人要採取)看重屈辱(的態度),就像(聖人看重對人們的貪慾追求)感到心驚(那樣)。 在第十三章「寵辱若驚」等含有比喻義「若」的句型中,「若」前面的部分為老子提出的和眾人價值觀不同的觀點,而「若」後面的部分則是以常人易懂的事理作喻。通觀第十三章,其章旨為老子論述了聖人應「寵辱」「貴大患」「貴以身為天下」。 [[2] -[3] ]
視頻
參考資料
categorg:+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