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寶墩文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寶墩文化(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750年)是分布在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與三星堆文化有密切的關係。目前被中國考古界認為是成都平原迄今為止被發現的最早的考古學文化。

遺址範圍

寶墩文化的主要遺址為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由新津寶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雙河村和紫竹村、郫縣古城村、溫江魚鳧村等座落於成都平原的眾多史前遺址群組成,也包括三星堆遺址[1]的第一期。其中寶墩遺址為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個,約250萬平方米,建立的城牆有卵石覆蓋。

出土文物

從寶墩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這一時期的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但也能製作陶器了,主要有繩紋花邊陶、敞口圈足尊、喇叭口高領罐、寬沿平底尊等。相對於同時期的其他文化,寶墩文化在陶器製作工藝上有所創新。

源流

寶墩文化距今4500年左右,其形制是這一時期成都平原時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代表。一種主流的看法是,寶墩文化可能是由營盤山文化發展而來的。對上述6座古城的發掘與研究證明:它們與三星堆遺址的第一期屬於同期文化,並且可與以三星堆古城為代表的夏商時期的三星堆文化或古蜀文明相銜接。

考古發掘顯示,寶墩人在成都平原上的800年,文明程度沒有明顯的發展進步[2]。而同一時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古埃及,國家和青銅此刻已經出現;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出土於馬家窯文化,中原地區的龍山文化也發現了銅。其中的原因至今不明。

文化影響

區自龍山時代開始到古蜀文化(即三星堆文化)時期的聚落形態是「壩子文化」。 本地區的遺存都分布在山地和丘陵間的平壩與坡地上,除了成都平原,一般地勢不開闊,遺址規模不大,不可能形成如黃河流域、江漢平原上那樣的大規模聚落。但它們三五成群、若即若離地沿着河谷,成線狀分布,大小配搭,形成聚落群,逐步形成後來的村落或鄉鎮。成都平原地勢較開闊,環境條件優厚,自然形成中心聚落——古城。可是成都平原又並不算太大,幾個大聚落形成的古城擠在一起,又不可能具備古代黃河流域聚落間那樣的「甌脫」隙地,因此為了各自的安全和觀瞻,也為了本部落疆域的封樹,人們不惜人力物力,建造起高聳的城堡,逐步形成城邑群落。它們又是通過周圍串珠狀分布的大小聚落,從四面八方與祖國大地上的其它同時代聚落,千絲萬縷地聯繫在一起。

視頻

寶墩文化 相關視頻

四五千年前的古城遺址,以同時期的被稱為「寶墩文化」,意義非凡
四川寶墩村特大發現:出土史前古城遺址,中外考古界聯手挖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