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官廳青林子握臂橋(任篤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宕昌官廳青林子握臂橋》是中國當代作家任篤讓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宕昌官廳青林子握臂橋
隴南市宕昌縣官廳青林子握臂橋是我見過的所有木橋中造型最為奇特的一座。
握臂橋是就其形象而定的名字。從低處往上看,到橋面合龍處,就像一條膂力十足的臂膀把兩岸握抱起來,因而叫握臂橋。它的基座層層延伸的形狀,像座倒立的塔,因而,又叫塔橋。
先選好兩岸距離最小,石質最為堅固的石岸,做橋墩。建橋的第一步是把並排六根兩丈左右長度的巨型圓木用榫卯連綴起來,一端塞進岸邊的天然或人工鑿開的石縫中。然後,另一端緊靠石岸做一個有四根木樁的框架,把那六根圓木擎起。接着在這六根的基礎上,往上連綴壘砌更長的一排五到六根的圓木,層層固定,層層遞進延伸,至第六層,兩岸合龍,橋的骨架告成,橋的高度也比較適中。然後,在最上面鋪上木板就是一座飛架南北的大橋了。
羌水自古水流湍急,尤其每年的汛期流量大增,若遇百年一遇的大水,更是難以估量。
據《宕昌縣誌》記載,這種橋「盛行於明清至民國時期」,那麼,它已經飽經滄桑,挺立了多則幾百年少則近百年了。就其結構講,那是奇特而巧妙的,既簡單又簡潔,既有豎的樁柱框架的固定,又有橫的整排層層疊疊的長木被土石的埋壓,可謂根基穩固。其發明首創者當算作我國古代橋樑建築史上的魯班了。從經濟的角度說,那也是極其儉省的。古時候的原始森林邊上,只要有許多壯漢挑合適的樹木砍下來粗加工即可。比起石橋,那工程量要小多了,而且比石橋又輕巧又穩固。如果說它真正是明代的傑作,就是說它已是經過五百年一遇的最為嚴峻的考驗了。至今穩穩噹噹,仍然發揮着應有的作用。看那木質,還沒有要朽爛的意思。
但願如今的人們千萬不要用現在的鋼筋混凝土取代它,讓它樸拙而又靚麗的身姿永葆青春,讓遊人過客一飽眼福,一開眼界。[1]
作者簡介
任篤讓,男,漢,會寧人,書香門第,教育世家,大學文化,副高職稱,現為隴南市文聯會員,甘肅省現代攝影學會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