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德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德方(1183—1247),字廣道,號披雲,萊州掖城(今山東掖縣)人。宋德方雖非山西籍人,但一生主要活動於晉地,在晉地傳播全真道教很有影響,他的宗教理論和實踐是三晉文化的有機構成部分。

人物簡介

宋德方很小就從劉長生為道士,繼而師事丘處機,是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隨丘處機西遊大雪山晉見成吉思汗的十八人之一。西遊歸來後,隨丘處機駐燕京(今北京)之長春宮,為教門提點。元太宗九年(1237年),遵其師丘處機的遺志和囑託,來到平陽玄都觀,總管刊刻《玄都道藏》,他親歷晉地的管州(今靜樂縣),上黨、太原、晉南等地,搜羅亡佚,歷時近十年,刊成全藏。又在萊州神山開九陰洞,建立道教言觀,成為一代有影響的道教宗師,被尊為「天師」。乃馬真後稱制三年(1244年),即《玄都道藏》大功告成之時,被賜號「玄都至道真人」。至元七年(1270年),即他辭世後二十三年被追贈為「玄通弘教披雲真人」。著有《樂全前後二集》。

人物生平

清虛大師宋德方,字廣道,萊州掖城人。先世以積善見稱。初生之時,里人見其家祥光照徹,時大定癸卯歲(1183)八月一日也,僅能言便好讀書,穎悟強記,識者謂是夙性薰習故在。年十二,問其母曰:人有死可得免乎?母曰:汝問神仙劉真人去。時長生劉宗師闡教於武官,於是師明日徑往。長生一見,愛其骨格清秀,音吐不凡,留侍几杖,於灑掃應對之間,憤悱鬱積之地,投以正法而啟發之。師既得指授,朝夕充養,未始少息,後得度於玉陽,占道士籍。迨長生仙去,事長春宗師於棲霞。儒經道典,如:易,老,中庸,大學,莊,列等書尤所酷好。雖詩,書,子史亦罔不涉躐,於中采其窮理盡性之學,涵泳踐履,潛通默識,光明洞達,動與之會,其日新之美,固已不可掩矣。庚辰春(1220)正月,元太祖遣近侍劉仲祿,起長春於東海之濱,選其可以侍行者一十八人,師其一也。還燕,住長春宮,是時從長春之眾皆躬勤勞,師獨泰然,以琴書自娛。有評之於長春者,長春拒之曰:汝等勿呶呶,斯人已後扶宗翊教之事業,汝等皆不可及。長春亦嘗私謂師曰:汝緣當在西南。師因語及道經泯滅宜為恢復之事。長春曰:茲事體甚大,我則不暇兼,冥冥中自有主之者,他日爾當任之。仍授以披雲子號。及長春羽化,清和嗣典教事,令師提點教門,一舉一動,無偏私而有規制,內外道流莫不心服。癸巳(1233)大丞相胡天祿,時行台河東,請主醮事。甲午(1234)游太原西山,得古昊天觀故址,有二石洞,皆道像儼存,壁間有「宋童」二字。師修葺三年,殿閣崢嶸,金碧丹雘。丁酉(1237)復主平陽醮事,因於玄都觀思及長春昔日堂下有「藏經大事我則不暇他日汝其任之」及「汝緣當在西南」之語。私念,長春君以神化天運之力,發而為前知之妙,凡有言之於其先,莫不應之於其後。遂與門下通真子秦志安等謀為鋟木流布之計。丞相胡公聞而悅之,傾白金千兩以為創始之費。即授之通真子於平陽玄都觀總其事至事成之日。又於萊州神山開九陽洞及建立宮觀,自燕至秦晉凡四十餘區。辛丑(1241)會葬重陽於祖庵。癸卯(1243)自甘棠來永樂鎮拜謁純陽祠,見其荒蕪狹隘,師乃招集道眾住持。後雖經真常李公奏請朝命大行興建,師實為之張本。甲辰(1244)春來終南祖庭應皇子闊端大王醮事,醮竟例賜「玄都至道真人」號。是時藏經勝緣俱已斷手,閒居雪堂,日與耆年宿德相會談道。丁未(1247)冬十月十有一日,沐浴更衣,示微疾而逝於所居待鶴亭,春秋六十有五。葬於宮之仙蛻園。平生所作詩文目曰《樂全前後二集》行於世。戊申(1248)冬,門人遷仙柩於河東永樂鎮純陽宮葬之。至元庚午歲(1270)春三月聖旨追贈「通玄弘教披雲真人」。至大三年(1310)加贈「玄都至道崇文明化大真人」。

促進道教發展

道教自漢、魏之際產生以來,至唐宋時期得到很大的發展。整個唐代除武則天改唐為周期間規定佛教居道教之上外,其餘帝王都十分推崇道教,均餌服道士金丹,這樣,道教幾成為國教。晉地是李唐五朝發跡之地,道教在這裡頗為盛行。道觀也較多。宋代道教仍延續着唐代的繁榮。元代道教分全真道(北派)和正一道(南派)兩大派別。全真道亦名全真教,是由王重陽蘊育於陝西終南山,發動於山東崑嵛山一帶,著名弟子有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女)等七人,史稱全真道北七真,全真教由這七個知名道士,傳播於北方各地。

龍門派創始人

丘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人,十九歲在崑嵛山拜王重陽為師出家為道士,為龍門派創始人,後又返回故里棲霞傳道設教,建太虛觀,雄威肅穆,被視為東方道林之冠,引起金五朝統治者的重視及達官貴人的敬奉。時宋、金、蒙古爭戰北方,逐鹿中原。丘處機聲望轟動海內,宋、金、蒙古三帝爭相結納,宋寧宗、金宣宗先後相召,丘處機皆辭不赴。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冬,成吉思汗在西域親政,自奈蠻國遣使召請,丘處機毅然應命,翌年,率弟子宋德方等十八人前往。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成吉思汗在大雪山十分隆重地接見了丘處機、宋德方等師徒一行。成吉思汗對丘處機大為讚賞,以「神仙」、「大宗師」之尊號賜丘處機。後丘處機應行省之請,往住燕京太極宮(後改為長春宮),又被賜予萬壽山太液池(後改為萬壽宮),成吉思汗還賜以金虎符,讓其掌管天下道事,許以自由行使特權,從而長春宮成為北方道教中心,全真教達到了一個極盛時期。此時,宋德方正以丘處機大弟子的身份在長春宮從事道事活動,是一個顯要人物。宋德方個人師承關係如下:王喆重陽——丘處機長春——宋德方披雲——秦志安通真。

貢獻

宋德方主持刊行的《玄都寶藏》,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業績,也是他對中國道教文化的最重要貢獻。道教典籍的雕板,始於五代,而全藏付刊,則在宋代徽宗的政和年間。從政和道藏的經板,至金代尚存,但已殘闕。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孫明道刊成《大金玄都寶藏》,泰和二年(1202)在燕京的天長觀毀於火,經板被焚,在金末,各處道教亦多毀於兵火。元初,由於全國形成統一局面,又由於全真道處於鼎盛期,道教上層人物醞釀着整理輯刻道家典籍。丘處機在世時,就曾言及「自己無暇,他日宋德方當此任」之事,丘處機卒後,清和真人尹志平為全真教主,他在元太宗七年(1235)九月到達平陽(今山西臨汾),命在平陽的宋德方披雲率眾鏤道藏經板。宋德方是在秦志安、何志淵的協助下據管州(今山西靜樂縣)所藏的金刻,搜羅遺逸道藏,校讎付刊的。金代管州庋有道藏,當即《大金玄都寶藏》,此處道藏在金末時未亡毀,宋德方即據此修刊元藏。宋德方總領編修《玄都道藏》之事,始於丁酉年即元太宗九年(1237),迄於甲辰年即元乃馬真皇后稱制三年(1244),連同準備階段,「始終十年,朝夕不倦,三洞靈文,號為完書」,受到很高的評價,影響也很大。

詩詞作品

雨霖鈴

高山流水。嘆知音者,世間能幾。終南萬里,煙霞歸去也,歲雲暮矣。拄杖藥爐經卷,除此外、有何行李。樂恬淡、清靜家風,一片靈台瑩如洗。就中妙處因師指。下工夫、戰退無常鬼。匣藏三尺神劍,霹靂響、火龍飛起。天下昇平無事,白雲間、笑傲而已。名利客,不信長生,奔走紅塵里。

雨霖鈴

金蓮七朵。自甘河等閒參破。丘劉譚馬,孫王郝太古,許來同坐。兩個披氈真侶,更漏泄、祖師因果。綻玉蕊、萬朵齊芳,香滿人間瑞煙鎖。天元甲子休空過。正群仙出世交相賀。全真戶牖深奧,端的處、要忘人我。枝派後分十九,住丹台、姓字名播。功與行,但欠絲毫,上界未容我。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書中描述

【1】一名短小精悍的道人搖頭道:「今日情勢非昔可比。小弟隨師父西遊,親眼見到蒙古兵將屠城掠地的慘酷。咱們若受敕封,降了蒙古,那便是助紂為虐,縱然救得十條八條性命,但蒙古勢力一大,不知將有幾千幾萬百姓因此而死。」這矮小道人名叫宋德方,是當年隨丘處機西遊的十九弟子之一。

【2】他聲調漸漸慷慨激昂,又道:「方今豪傑之士,正結義以抗外侮。全真派號稱武學正宗,若是降了蒙古,咱們有何面目再見天下英雄?」群道轟然喝彩,李志常、宋德方、王志但、祁志誠等大聲道:「掌教師兄言之有理。」

【3】這句話一出,大殿上氣時寂然無聲。但這肅靜只是一瞬間的事,接着李志常、王志坦、宋德方等人爭着大聲反對:「丘真人要尹師兄繼任掌教,這重任豈能傳給旁人?」「掌教師兄好好的,怎會患上不治之症?」「這中間定有重大陰謀,掌教師兄可莫上了奸人的當。」第四代的眾弟子不敢大聲說話,但也都交頭接耳,議論紛紜,大殿上亂成一片。李志常等怒目瞪視趙志敬,只見他不動聲色,雙手負在背後,對各人的言語便似全然沒有聽見。

【4】李志常滿腹疑團,瞧尹志平的神色確有極重大的難言之隱,他言語中竟是極意求懇,倒也不便再爭,當下低頭不語,暗自沉思方策,王志坦朗聲道:「掌教師兄便真要謙讓,也須待五位師長開關之後,稟明而行,那才不誤了大事。」尹志平黯然道:「事在急迫,等不及了。」王志坦道:「好罷,就算如此,咱們同輩師兄弟之中,德才兼備,勝過趙師兄的並非沒有。李志常師兄道力深湛,宋德方師弟任事幹練,何以要授給大眾不服的趙師兄?」

【5】王志坦和宋德方還待說話,李志常一拉兩人袍袖,使個眼色,兩人素知他處事穩當,必是別有所見,於是不再爭議。李志常低聲道:「尹師兄定是受了趙志敬的挾持,無力與抗。咱們須得暗中查明趙志敬的奸謀,再抖將出來。現下尹師兄已有此言,若再爭辯,反而顯得咱們理虧了。」王宋二人點頭稱是,隨着眾人參與交接掌教的典儀。

【6】李志常、王志坦等見趙志敬公然領受蒙古大汗敕封,相互使個眼色,刷刷幾聲,寒光閃動,各人從道袍底下取出長劍。王志坦和宋德方快步搶上,手腕抖處,兩柄長劍的劍尖已指住趙志敬的背心。李志常朗聲喝道:「本教以忠義創教,決不投降蒙古。趙志敬背祖滅宗,天人共棄,不能再任掌教。」

【7】瀟湘子忽地冷冷插口道:「如何無禮,倒要見識見識!」猛地伸出長臂,左抓一把,右抓一把,隨手便將王志坦與宋德方手中長劍都奪了過來。趙志敬立時躍起,雙臂使招「白雲出岫」護住後心,站在那貴官身旁。瀟湘子將左手中長劍交了給他,右手劍刷的一聲向李志常刺去。李志常舉劍擋架,只覺手臂微微一麻,急運內功相抗,嗆啷一響,雙劍齊斷。

【8】趙志敬素來瞧不起王志但、宋德方等人的武功,這次在眾目睽睽之下,給兩人製得跪在地下抬不起頭來,心中如何不怒,這時一劍在手,順勢就向王志坦刺去。這一招「大江東去」乃全真劍法中極凌厲的招數,劍刃破空,嗤嗤作響,直指王志坦的小腹。

【9】說着挺劍上前,和趙志敬鬥了起來。王志坦、宋德方與其餘五名大弟子列成天罡北斗陣法,登時將瀟湘子圍住。瀟湘子武功雖強,但這陣法一經催動,威力非常,他急從袍底取出鋼棒招架,但見陣法變幻,七名全真道人左穿右插,虛實互易,不由得眼花鐐亂。

【10】他雖見情勢極其不利,仍決意一拚,指揮群道迎敵。但群道大都赤手空拳,斗不多時,已有十餘人屍橫就地。接着尹志平、李志常、王志坦、宋德方、祁志誠等一一失手,或兵刃被奪,或受傷倒地,或被點中穴道,餘下眾道被尹克西率領的武士逼在大殿一隅,無法反抗。

【11】尹志平、李志常等手足被縛,耳聽得那貴官讀敕封,趙志敬磕頭謝恩,大呼萬歲,都是怒火填膺。宋德方坐在李志常的身旁,在他耳邊低聲說道:「李師哥,你解開我手上的綁縛,我衝出去稟告師長。」李志常與他背脊靠着背脊,潛運內力,指上使勁,解開了縛在他手腕的牛筋,低聲道:「可千萬要緩緩稟報,裝作若無其事,別讓五位師長受驚,以致岔了真氣內息……」

【12】宋德方緩緩點頭。

【13】宋德方見眾人都圍着趙志敬,突然躍起,搶到三清神像之後。尼摩星叫道:「站住的!」宋德方哪裡理他,發足急奔。尼摩星雙足己斷,無法追趕,左手一揚,一枚蛇形小鏢激射而出,撲的一聲,打中了宋德方左腿。尼摩星叫道:「躺下的!」宋德方身子一晃,卻不躺下的,忍痛奔跑。重陽官房舍重重疊疊,他只轉了幾個彎,幾名追趕他的蒙古武士便不見了他影蹤。

【14】宋德方奔到了隱僻之處,起出小鏢,包紮好傷口,到丹房中取出一柄長劍,奔向後山。他轉過一排青松,剛望到玉虛洞的洞門,不由得暗暗叫苦,只見數十名蒙古武士正在搬運山石,堵塞玉虛洞的洞門。一個高瘦藏僧站着督工,另有僧俗兩人在旁指揮,宋德方認得這兩人是曾來攻打重陽宮的達爾巴和霍都,武功與郝大通等不相上下。那高瘦藏僧形貌清奇,顯然輩份武功尚在這二人之上,眼見玉虛洞門已被堵上了十之七八,不知五位師長性命如何,心道:「師父待我恩重如山,今日師長有難,若不捨命相救,枉生於天地之間。」

【15】宋德方劍尖離他背心不到一尺,見他仍是渾然不覺,正自暗喜,猛地眼前金光一閃,當的一聲,那藏僧手中一件圓圓的奇形兵刃回掠過來,與他劍刃一碰。宋德方虎口劇痛,長劍脫手飛出,只這麼一震,牽動真氣,哇的一口鮮血噴出,迷迷糊糊之中,隱隱聽得前面傳來許多人齊聲吶喊,不知又出了甚麼事,心中一陣憂急,便昏暈過去。

【16】大殿上自宋德方一走,情勢又變。那貴官向趙志敬道:「趙真人,貴教犯上作亂之輩,人數可不少啊,我瞧你這掌教之位,有點兒坐不安穩呢。」

【17】於道顯為人謹厚和善,全教上下個個和他交好。眾道見鹿清篤將他刺死,部大聲鼓譟起來。宋德方和金輪法王在後山聽到的喊聲,便是眾道人的呼喝。

【18】王志坦大叫:「師父,師父,你老人家安好嗎?」他心中焦急,語音中帶有哭聲。李志常轉念一想:「憑着五位師長的玄功,怎能輕易給人關在洞中?定是他們練功到了緊急當口,不能分心抵禦外敵。王師弟這麼一叫,他們若在洞中聽見,反而擾亂心神。」忙道:「王師弟,別叫,五位師長受不得驚擾。」王志坦立時醒悟,扶起倒在地下的宋德方,見他受傷不輕,當下設法救助。

【19】全真五子和周伯通回到大殿,詢問蒙古大汗降旨敕封、尹趙兩派爭鬥、小龍女突然來攻等等情由。李志常和宋德方據實一一稟告。丘處機潸然淚下,說道:「志平玷人清白,確是大錯,但他維護我教忠義,誓死不降蒙古,實是大功一件。」王處一道:「志平過不掩功,小節自然有虧,卻是大義凜然,咱們仍當認他為掌教真人。」劉處玄、郝大通等齊聲稱是。丘處機又道:「若不是龍姑娘適於此時來擋住敵人,我教已然覆沒。龍姑娘實是我教的大恩人,此後非但不可對他夫婦有絲毫無禮,還須設法報恩才是。唉,我們失手打傷了她,不知……不知……」料想她傷重難治,深自歉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