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徽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徽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 安徽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森林公園級別;國家級

地理位置;安徽省休寧縣

面 積;6000 公頃

植被類型;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

批准時間;1993年5月

安徽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黃山市西33公里處的休寧縣境內,城西15公里,距屯溪33公里,總面積6000公頃。森林公園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年均氣溫16.2℃,極端最低氣溫零下8.7℃。森林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覆蓋率達67%。齊雲山古稱白岳,因其「一石插天,與天並齊」,明嘉靖年間改名為齊雲山。有月華街、雲岩湖、樓上樓三大遊覽區。

1993年5月,經原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

安徽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安徽省南端休寧縣境內,東鄰歙縣、屯溪區和徽州區,南與浙江、江西省接壤,西與祁門縣相鄰,北與黟縣和黃山風景區毗連。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7°39′~118°26′,北緯29°24′~30°02′之間,總面積6000公頃。

地形地貌

安徽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以低山高丘為主,總體為北坡陡峻、雄偉,南坡平緩,山體呈近東西向延伸;區內除具有丹霞地貌特徵外,常可見鼓形小丘和其它微型地貌形態;山體海拔高度一般在410米左右,其最高峰585米,相對高差在200~400米。國有嶺南林場地處休寧南部複式褶隆地帶,屬黃山山脈,天目山北麓。山體高大,切割較深,山谷多呈「v」字型,最高峰花尖海拔1264米;最低為下坦海拔200米,相對高差大。

氣候特點

安徽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降雨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6.2℃,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3.7℃,最熱月(7~8月)平均氣溫27.9℃,極端最低氣溫零下8.7℃。

截至2002年,安徽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植被區劃上屬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主要植被類型為常綠闊葉林,優勢樹種有青岡櫟、綿柯、紫楠、甜櫧、細葉青岡、紅楠、杉木等,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天然林部分地受到破壞,局部區域逐步演替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滲入的落葉樹種處於喬木層的主要有楓香、板栗、、山槐、化香、短柄木包、烏桕等,在山腳和溝谷兩側局部成為落葉闊葉林,園區共有蕨類植物29科、54屬、91種(包括亞種和變種),分別占安徽蕨類植物科、屬、種的70.7%、61.4%和36.0%。

動物資源

截至2015年,安徽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動物資源有獸類動物49種,鳥類200餘種,爬行類45類,魚類17種,昆蟲12目160餘科700餘種,兩棲類20餘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26中,其中一級保護的7種,有相思鳥畫眉金錢豹金絲猴猴面鷹等30多種。

登封橋始建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是一座有着400多年歷史的古石橋,游聖徐霞客兩上齊雲山就是從這座橋開始的。登封橋九孔十墩,全長147米、橋面寬8米、身高9.5米,遠觀有「夸川如虹,臥波如龍」之勢。

壽字岩

壽字岩的壽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筆,這個巨大的「壽」字,直徑達到230厘米。這個壽字筆力渾厚、筆鋒圓潤,高九尺九寸,寬六尺六寸的尺寸,與周易卦數相合,闡陰陽和合之理,故有「齊雲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壽九十九,壽字底下摸一摸都能活到一百多」之說。

丹峰映霞

丹峰映霞:齊雲山是中國丹霞的典型代表,安徽省丹霞地貌景區。這裡的丹霞地貌發育於7200萬年前,整座山體赤如硃砂、燦若紅霞。形成香爐峰、五老峰、象鼻岩和天橋岩等孤峰赤壁景點。

2011年,建設景區道路基礎設施,宮觀道院群的重建和修復、旅遊度假區、主體酒店群落、主體公園、體育休閒公園等。投入1000餘萬元整修改造望仙亭、一天門、五老峰等多處游步道,護欄、亭閣。

品牌建設

1993年5月,經原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北距黃山風景區64公里,東南距屯溪33公里,處在黃山、黟縣古民居、屯溪、歙縣遊覽線上。

黃山市汽車站乘坐旅遊公交可直達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火車站或汽車站乘開往祁門或黟縣方向的汽車可直達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下車。

路線

路線編排:月華日出——通天福地——真仙洞府——香爐峰——玉虛宮——摩崖石刻——小壺天。

歷史人文

據明代魯點著的《齊雲山志》所載,齊雲山峰巒常有雲霧瀰漫,一片白色,故又稱白岳。戲劇家湯顯祖就有詩云:「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游。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其中的「白」指的就是白岳。史料記載,明嘉靖時,世宗因年過三十無皇子,便命龍虎山張天師在白岳為其求子,結果得到應驗。明世宗非常高興,因見「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碧雲齊」遂更名為「齊雲山」。

相關視頻

齊雲山國家森林公園

參考來源

  1. 齊雲山,中國日報網 , 201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