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該校創始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由中華聖公會利用清政府庚子賠款所創辦的廣益學堂[1](後易名聖雅各中學,在蕪湖地方史料中亦寫作「聖雅閣」),亦為聖雅各教堂附設的教會學校,最初在石橋港設立初中部(亦名聖公會學校),1910年在獅子山增設高中部,首任校長為美籍瑞典人盧義德。學校最初設有聖經、神學等課程,並重視英語教學,1927年停辦。1933年複課並易名為廣益中學,利用獅子山和石橋港的校址分設男子部和女子部,1937年學校因侵華日軍占領蕪湖而遷至涇縣茂林,1947年回遷並於石橋港校址復校,而原在安慶辦學的培德女中則遷至獅子山校址辦學,1949年後培德女中被相繼改為安徽大學附中、安徽師範學院附中等,1959年定為今名(文革時曾一度改稱延安中學,1972年恢復),原石橋港校址則被改為蕪湖市第十中學。2002年6月開始增掛安徽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校牌。
校園
該校為省級花園式學校,校園內仍存有建校初期的三棟建築,包括居中的聖雅各學堂及位於兩側的義德樓和經芳堂。聖雅各學堂為建於1910年的西式樓房,位於校園內最高處,今為辦公大樓,其主體部分為三層,鐘樓為五層,鐘樓的樣式被認為具有哥特式建築風格。義德樓和經芳堂均為兩層樓房,今為多媒體教室,前者建於1924年,用於紀念學校創始人盧義德,因王稼祥曾在此求學故又名「王稼祥讀書處」[2],後者由李經芳捐資建於1936年,又名「一九三六堂」。建築均採用紅色清水磚牆、木地板和鐵皮屋頂,除此之外的其他建築包括教學樓五座,理化生實驗樓和微電腦活動中心樓各一座。
視頻
蕪湖市第十一中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蕪湖聖雅各中學舊址:一脈書香百年傳奇,鳳凰網,2014-12-12
- ↑ 我是蕪湖十一中人!,搜狐,201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