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寧國寺聽鍾(曾令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寧國寺聽鍾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寧國寺聽鍾》中國當代作家曾令琪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寧國寺聽鍾

我眼中的寧國寺,不同於一般的寺院。它沒有那種迫人的煙火之氣,沒有熙熙攘攘的信眾,更沒有旁若無人、高聲喧譁的遊人。有的,只有那遠離塵囂的寧靜,沁人心脾的馨香。

進入寧國寺內,我立刻被它彌散着的那種氤氤氳氳、若即若離的「法香」所圍繞,縹緲而深遠,沉鬱而含蓄,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從中透出一種平淡之極的從容,一種飄然出世的灑脫,一種作為巴蜀禪源祖庭的大度和風範

寧國寺始建於漢獻帝建安年間,唐代叫「德純寺」。古籍上說,位於資中城北棲神山;現在的地名,叫資中縣重龍鎮寧國寺村。據說,唐代時候香火鼎盛,為蜀中著名佛教禪源。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賜德純寺為「菩提道場」,賜德純寺住持智詵為國師,並將禪宗的傳法信物――木棉袈裟賜予智詵禪師。於是,德純寺成為木棉袈裟的最後歸藏地。當時新羅國的三太子無相禪師曾在此修行14年之久,然後去成都,創建了大慈寺,並由此創立了與禪宗的南宗(頓悟派)和北宗(漸悟派)齊名的保唐――淨眾禪派,成為禪宗歷史上的一朵奇葩。

高大的山門,古樸的祖師殿,精美的壁畫,……進入寧國寺,我的心頓時被寺廟特有的風格所吸引。我在寬闊的庭院徘徊,我在恢弘的殿堂沉思。我感受着木魚鐸鐸之聲里的禪意,我品味着念經聲中的虔誠,我想到了寧國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登上寧國寺的藏經樓,舉目一望,只見蜿蜒的公路上汽車飛馳,附近的田野里,農夫在辛勤地耕種。遠處,一座磚廠的煙囪正冒着濃煙;近處,寺廟裡的僧人和居士,卻細行碎步,低眉念佛。啊,現代化生活與悠哉游哉的節奏,竟然跳動着同樣的音符……忽然,清越的鐘聲傳來,我的心裡不由得一震,我才恍然大悟:哦,這是在寧國寺中啊!

寧國寺內的張大千菩薩圖

現在,在寧國寺,可以聽到歡快的鳥鳴。看,寬敞的僧房,整潔的環境,清幽的氣氛,慈祥的塑像。寧國寺從福建澆鑄了大銅鐘,建起了氣勢恢弘的鐘鼓樓。《百丈清規·法器篇》說:「大鐘,叢林號令之始也。朝擊鐘即破長夜,警睡眠;暮擊鼓則覺昏衢,疏冥昧。」唐宋以降,寺宇多建鐘鼓樓於佛殿兩側。鐘鼓之聲,與時推移;年年歲歲,循環不已。在啾啾的鳥鳴中,晨鐘暮鼓,寧國寺的一切,確實讓人心靜如水。

記得清代乾隆年間的詩人陳梅岑,曾經反唐代詩人張繼的詩意,寫下一首詩:

雨不成絲柳帶煙,暮天遠水正無邊。

客愁最怕鐘聲攪,不向楓橋夜泊船。

在寧國寺悠揚清越的鐘聲里,我的思緒穿越了時空,去和古人神會。精騖八極,心游萬仞。我在遙想盛唐的風采,我在傾聽大宋的禪音。我想,如果我們多愁善感的詩人能親自到寧國寺來小住幾日,聽一聽鍾,念一念佛,看一看寧國寺1800多年來經歷的憂患與滄桑,那麼,他一定會有新的感受、新的佳作吧?[1]

作者簡介

曾令琪,中國辭賦家協會理事,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