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沐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孩童沐浴(英語:The Child's Bath,又稱The Bath)為美國畫家瑪麗·卡薩特於1893年創作的油畫,原 作 尺 寸 : 100.3 x 66 cm。畫作主題和使用的俯視視角均受到日式木刻版畫的啟發,亦具有與艾德加·竇加相似的畫風。[1][2]卡薩特以畫作帶出母親的尊嚴。畫作在1910年被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購買後成為博物館中最受歡迎作品之一。[3]
這一幅描繪母親細心溫柔地為她的女兒洗澡,那安詳的家常景緻給人一種無限溫馨的感覺。
卡薩特將孩子與母親的身子和手臂拉得很長,讓其在畫面上伸展開來。並運用俯瞰的方法,使背景色彩的分佈劃分為上下兩部分,花紋牆紙的赭色與地面地毯圖案的紅棕色,通過母親的條紋服裝銜接起來,使色調在表現情緒中融為一體。
卡薩特運用這種形式、色彩的目的,是刻畫母女之愛,特別是著力於刻畫女孩的可愛、母親親暱的動作,從而加深對母愛主題的烘托。[4]
作品描述
1891年,瑪麗·卡薩特開始創作這幅油畫。畫中有兩個主體—母親和幼兒。這幅風俗畫是基於兒童日常沐浴這個「特殊而又不特別」的場景。[5]母親用左手牢固地保護著孩子,另一隻手小心地洗淨孩子的右腳。孩子那小而胖的左臂放在母親的大腿以支撐著自己的身體,另一隻手則牢牢放在自己的大腿旁。母親的右手用力但輕輕地放下孩子在水盆的腳,以模仿孩子在她的大腿的壓力。[6]
為了表示畫作的深度,卡薩特畫上主體的臉以縮小空間。筆觸是分層且粗糙的,從而形成勾勒圖形輪廓的粗線條,並使其從圖案的背景脫穎而出。筆觸的粗糙程度可以看出畫家的筆跡,其明顯程度更能遠距離觀看。
卡薩特喜歡採用平凡的構圖、簡單的色彩,使作品流露出平實親切的生活情調。她雖然一生未婚,但是母性的溫柔卻在畫面中表露無遺。
藝術鑑賞
瑪麗·卡薩特是美國著名畫家與版畫家,但她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法國渡過,受到印象派的影響,成為印象派畫家。
她善於描繪女人,特別是反映母子關係的作品。在卡薩特眾多以婦女和兒童為主題的油畫、粉彩和版畫中,《孩童沐浴》(The Child’s Bath)最引人注目,是這一系列的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它呈現了家庭關係中的親密和溫情,加上精湛的技法——畫布上大膽的用色和線條,使這幅廣受歡迎的畫作自1910年以來一直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重要收藏。[7]
作品色彩的分布被劃分為上下兩部分:花紋糊牆紙的赭色和下面幾何圖案地毯的紅棕色。中間被母親的衣服色帶斷開。裸着白白的身子的小女孩居於這些斑斕色塊的中間並與帶條子的衣服相交叉。握着女孩的右腳的母親與女孩居於斑雜色彩的顯著地位,而母親那只在焦距上顯得過大的左手又被小女孩裸露的腹部色彩所減弱,從而使這種透視避免了不必要的錯覺。
右下角的水壺起着對全畫的透視,焦點的提示作用它又彌補了這一角落的色彩分量。這種水壺在德加描繪浴女的畫面上也常被採用,用以填補地平面的空間。[8]
影響
卡薩特受到了竇加等不少印象派畫家的影響。第一幅到達美國的印象派畫作是卡薩特所購買,一幅竇加在1875年以粉彩作媒介完成的畫作。卡薩特於1877年開始與印象派畫家一同進行展覽,在那裡她遇到克洛德·莫內和貝絲·莫莉索等其他畫家並結交為友。在展出《孩童沐浴》前的1890年,她被巴黎美術學院的日式木刻版畫所著迷。卡薩特喜歡日式設計的簡潔易明以及對色塊的巧妙運用。這幅畫的靈感來自日本版畫和竇加的畫作。「相比精確的角度,日本畫家對裝飾的影響更感興趣。」[9]
參考文獻
- ↑ Painting profile
- ↑ Art Access
- ↑ Lisa Stein. "The Art Institute has compiled its 'greatest hits.' We asked art experts to expand that list of 11 to include other treasures." 芝加哥論壇報. 18 April 2003.
- ↑ 孩童清洗 La Toilette (The Child ’s Bath),ss.net.
- ↑ Janes, Karen Hosack. Great Paintings. New York: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2011, ISBN 978-0-7566-8675-8,p 179.
- ↑ Cassatt's The Child's Bath. Smarthistory at Khan Academy. [March 13, 2013].
- ↑ 一幕幕母子溫情,都在瑪麗·卡薩特的《給孩子沐浴》畫作中,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2020-05-10
- ↑ 洗澡 (瑪麗·卡薩特油畫作品),百度百科
- ↑ Janes, Karen Hosack. Great Paintings. New York: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 2011, pg.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