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婁星區婁底市轄區。位於湖南省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1°56′-112°03′,北緯27°41′-27°47′。東與湘鄉市接壤,南與雙峰縣相連,西與漣源市毗鄰,北同寧鄉縣交界。東西橫跨23.9千米,南北縱長14.2千米。總面積428.24平方千米。總人口46萬人(2011年)。全區轄7個街道、4個鎮、3個鄉:樂坪街道、花山街道、黃泥塘街道、長青街道、大科街道、漣濱街道、大埠橋街道、杉山鎮、萬寶鎮、茶園鎮、石井鎮、百畝鄉、小碧鄉、雙江鄉。區政府駐長青街道長青中街三號。(註:漣濱、大埠橋2個街道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1]代管)

地處湘中丘陵盆地北部,湘江支流漣水中上游,漣水、孫水流經全境並在犁頭嘴匯合,注入東部水府廟水庫,水資源豐富。北部洪家大山海拔875.9米,為最高點,東部西陽河口海拔85米,為最低點,平均海拔185米。礦藏有煤、鐵、鎂、礬等。湘黔、益永、婁七鐵路,S70婁懷高速,209、312省道公路過境。漣水可通航。景點有聖仙洞、仙女寨、天籟崖寺、神童灣等。

目錄

歷史沿革

「婁底」,南宋時稱神童灣,由「婁氏」演變而來。「婁」、「氏」為天上兩個星座,為二十八宿之一。婁宿屬白虎(西方)七宿第二宿;氐宿亦稱天根,屬青龍(東方)七宿第三宿。婁底地區適居其下,人們稱「左青龍,右白虎」,吉星高照,兆卜祥瑞,因以為名。

婁星區古屬荊州地域,戰國時期屬楚,秦代屬湘南縣,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屬連道,南朝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屬湘鄉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屬衡山縣,唐武德五年(622年)復屬湘鄉縣,直至民國時期隸屬不變。宋熙寧六年(1370年)設婁底鎮。1921年改神童鎮,1937年為延福鄉,1944年遷湘鄉縣府至此復稱婁底鎮。

1951年8月屬藍田縣(翌年更名漣源縣)。1960年1月成立婁底市,屬邵陽專署。1962年10月撤市復屬漣源縣。1980年7月恢復婁底市,屬婁底地區。1999年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9]7號):撤銷婁底地區和縣級婁底市,設立地級婁底市,原縣級婁底市的行政區域設立婁星區。

1996年,婁底市面積430平方千米,人口約36.8萬人。轄4個街道、2個鎮、8個鄉:長青街道、樂坪街道、花山街道、黃泥塘街道、萬寶鎮、杉山鎮、大科鄉、小碧鄉、石井鄉、西陽鄉、百畝鄉、雙江鄉、茶園鄉、漣濱鄉。市政府駐長青中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婁星區總人口398577人,其中: 樂坪街道56554人,花山街道34902人,黃泥塘街道52390人,長青街道62716人,杉山鎮24643人,萬寶鎮19071人,西陽鎮22835人,大科鄉17264人,漣濱鄉29431人,百畝鄉12867人,小碧鄉13684人,雙江鄉14804人,石井鄉18500人,茶園鄉18916人。

2005年末,婁星區轄7個街道、3個鎮、4個鄉:樂坪街道、花山街道、黃泥塘街道、長青街道、大科街道、漣濱街道、大埠橋街道、杉山鎮、萬寶鎮、茶園鎮、百畝鄉、小碧鄉、雙江鄉、石井鄉。

2008年,將石井鄉政府駐地由松江遷移至三圭(湘民行發[2008]17號)。2011年,石井鄉撤鄉設鎮。調整後,全區轄7個街道、4個鎮、3個鄉:樂坪街道、花山街道、黃泥塘街道、長青街道、大科街道、漣濱街道、大埠橋街道、杉山鎮、萬寶鎮、茶園鎮、石井鎮、百畝鄉、小碧鄉、雙江鄉。區政府駐長青街道長青中街三號。

視頻

婁星區 相關視頻

婁星區旅遊宣傳片
婁星區關愛女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