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威海的湛藍印象(李雨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威海的湛藍印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威海的湛藍印象》中國當代作家李雨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威海的湛藍印象

很幸運又一次來到威海,使自己再次沉醉在一片湛藍之中。和很多人的審美觀不同,在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七種色彩之中,我最最偏愛藍色,尤其以湛藍為重。我家的電視牆是湛藍的;我家的電腦背景色是湛藍的;我畫的山水畫也多以湛藍為基調;就連我給夫人買的衣服也以湛藍居多。之所以喜歡湛藍,是因為湛藍總能給我一種恬靜、愜意的釋然感,讓我的心緒放鬆,遐思放飛,性情放任。

我對湛藍的理解,那是來自天國的一種聖潔。與釋迦摩尼有關,與耶和華有關,與靈魂有關。在至高無上的湛藍面前,你決不可以藏污納垢,決不可以絲毫欺瞞。仿佛你的靈魂和你的身軀,都已經呈獻給了上蒼,接受上蒼的審視。在湛藍的神聖之下,你若能透明為一滴水,一片雲,一絲空氣那才剛好。

威海,恰恰滿足了我對湛藍的渴望。

威海的湛藍是徹底的。沒有霾,沒有霧,沒有一絲一毫的瑕疵。如果你極目眺望天邊的那條水平線,就會發現,海是天的倒影,天是海的折射。如果不是偶有一隻船兒駛過,

甚至難以分辨哪裡是天,那裡是海。哪裡是人間,哪裡是仙境。威海,是我所到過的海濱城市中海天同是湛藍,海天同為一色的唯一的一方勝地。

更令人值得稱奇的地方,是威海多年一貫的湛藍。幾年以前是這樣,幾年以後依舊是這樣。就以劉公島為例,這顆鑲嵌在一片湛藍之中的寶石,在波光粼粼,湛藍清澈,煙波浩渺的大海之上,依舊熠熠生輝。島上古木參天,樓台錯落,灌木蔥綠,鮮花怒放。岸邊金沙漫地,白浪飛濺,北洋水兵的巨大塑像,忠誠地守望着中華海疆。整個劉公島上潔淨無比,如同威海市區一樣,沒有垃圾,不見污穢,井然秩序,安然靜謐。甚至連摩托車、電動車都很少見。不像某些久負盛名海濱城市,排擋櫛比,吆喝鴰噪,污泥濁水,垃圾隨地。天是灰濛濛的,海是黃濁濁的。在那裡,已經很難再找尋昔日海濱美景的旖旎。去一次失望一次,去一回敗興一回,湛藍在那裡已變成了記憶中的一種奢望。

我想,威海的湛藍除了大自然無私的饋贈外,還有威海人保護湛藍的主觀努力。如果說威海的千裏海岸線是一幅以湛藍為主題的山水畫,那麼這幅畫卷的創作者無疑是全體威海人民。威海的朋友告訴我說,為了保護這片湛藍的天空和湛藍的海水,威海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們遷走了海邊的所有的飯店;他們關閉了海邊很多人工養殖場;就連海里的每一塊礁石和岸邊的每一塊奇頭都不能隨意被搬動。雖說威海有着幾十萬畝的原始松林,但在引進100多個過億元的項目時,他們沒有毀壞過一棵古樹。多年來,威海市一直保持着近海海水一類水質的水平;空氣質量優質率達到全年328天,堪稱全國首屈一指。由此可見,湛藍的實現,是人們環保意識的復甦和覺醒;是人們對這顆賴以生存的藍色星球自覺的愛護行動;更是人們對生命和未來的希望暢想

離開威海前,大家還去了一趟威海赤山,我因腿疾沒能跟去。但從同伴們發回來的照片上看,我依然對赤山大明神充滿了敬畏。在威海石島的赤山上,高聳入雲的赤山大明神,頭頂一片湛藍,足踏一片湛藍,極目一片湛藍,守護一片湛藍。端莊肅穆,法相威嚴。據說這是一座中日韓三國人民共同信奉的神明。福佑大千,普度蒼生。我不敢褻瀆神靈,但是我一直在想,是赤山大明神保佑了威海的一片樂土,還是威海人民保護了赤山大明神的道場聖境?我猜想,如果沒有一個乾淨清潔的環境,如果留不住一片湛藍的天,一片湛藍的海,即使再寬宏的神明也會拂袖而去。試想,淨化靈魂的地方,怎能是一個污穢不堪的地方。威海人留住了湛藍,就等於留住了神明,留住了福祉,這是聰明人的所為。

[1]

作者簡介

李雨生,喜歡文學。尤其喜歡散文詩歌的創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