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奧韋漢德動物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奧韋漢德動物園
圖片來自events

奧韋漢德動物園(Ouwehands Dierenpark)是位於荷蘭雷嫩的動物園。

歷史

動物園的創始人科爾•奧韋漢德(Cor Ouwehand)從鹿特丹搬到了雷嫩,想開家雪茄工廠,但隨後改變主意,於1919年在赫雷伯山(Grebbeberg)開了家養雞場,養雞場裡還擁有其他動物,包括浣熊孔雀和野雞,迅速引起了當地民眾的興趣。

在1930年代大蕭條期間,養雞場失去了很多業務,但人們不斷來看動物,奧韋漢德遂決定把他的農場變成動物園。他參觀考察了歐洲動物園,並在1932年6月18日正式開辦動物園。

動物園的商業成功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荷蘭政府試圖強化其抵禦德國入侵的防禦。赫雷伯線——一條建於18世紀的保護荷蘭水線的防線——直接穿過赫雷貝貝爾赫,動物園建在其上。德國官員穿着便衣,在赫雷貝線正在重建時訪問了動物園,並且從動物園觀察得出結論認為,赫雷貝貝爾赫是整條赫雷貝線上的薄弱環節,因為防止受入侵時本地區被淹沒的防彈抽水設備將不會在1940年5月前完成。在接下來的赫雷伯山戰役中,1940年5月11日至13日,荷蘭當局命令射死動物園中的所有危險動物,以防止它們在動物園遭遇戰火時逃跑。奧韋漢德不願由荷蘭士兵動手,於是他自己執行了這項命令。

動物園重建過程非常緩慢。奧韋漢德在1950年逝世,他的兒子布拉姆(Bram)和布拉姆的連襟約•巴爾斯(Jo Baars)接管了動物園。直到1953年,在二戰中被打死的動物才獲得賠償。

從那時起,動物園的面積增加了一倍,達到22公頃。市政府禁止該動物園進一步擴張,包括河馬大象大猩猩黑猩猩等動物被淘汰。到1990年代末,動物園幾乎破產,每年接待的遊客不到50萬人次。2000年,動物園被百萬富翁商人馬塞爾•布克霍恩(Marcel Boekhoorn)買下,他為獅子、老虎、北極熊和大象投資了新住所,並建造了運動場和一家新的餐廳。

引入熊貓計劃

荷蘭為獲得中國的大熊貓前後努力15年,歷經三任首相。2015年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訪華時,中國方面同意向荷蘭租借兩隻大熊貓武雯(Wu Wen)、星雅(Xing Ya),作為科研合作之用。這對大熊貓確定落戶奧韋漢德動物園。

為迎接這對大熊貓,動物園斥資700萬歐元建成了名為「Pandasia」的熊貓園,園內主體建築採用中國傳統宮殿式風格,熊貓館總面積9000平方米,熊貓生活面積3400平方米。熊貓館由中國揚州意匠軒園林古建築營造有限公司設計研究院設計,由該公司施工,2016年動工,2017年竣工。[1][2]

2017年4月12日,正值中荷建交45周年之際,兩隻大熊貓乘坐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專機抵達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現場有120多名荷蘭和國際新聞媒體記者等候,享受國王般待遇[3]。2017年5月30日端午節,大熊貓館開館。

參考文獻

  1. 公司設計研究院承擔荷蘭奧韋漢德動物園熊貓館設計. 揚州意匠軒園林古建築營造有限公司. 2015-12-20. 
  2. 荷蘭熊貓館工程開工. 揚州意匠軒園林古建築營造有限公司. 2016-04-10. 
  3. 中國兩隻大熊貓抵達荷蘭 享「皇帝」待遇,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