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奧古斯都山國家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奧古斯都山國家公園
圖片來自advisor

奧古斯都山國家公園(英文:Mount Augustus National Park)位於珀斯以北852公里,米卡薩拉西北390公里處,地處西澳蓋斯科因地區,連接奧古斯都山國家公園和其東邊的卡那封的公路長490公里。由於其本身的特徵,奧古斯都山被當地瓦德加里土著居民稱作布林古拉,這些特徵也是其成為國家公園的基礎[1]

奧古斯都山

奧古斯都山是一座海拔1106米的孤山,比當地平原高出約860米,占地面積4795公頃。其中脊長約8公里。由於旅遊促銷的廣告與信息,奧古斯都山作為「世界最大的獨塊巨石」被大眾熟知,但這個稱謂並非來源於地理學文獻,也沒有被任何學術研究證實過。

奧古斯都山的規模是烏魯魯的兩倍。它並不像烏魯魯那樣是一座缺少植被的獨塊岩石,而是一座擁有植被的單斜層(一個不對稱的背斜,資料來源於西澳環保局)。登上山頂需要5個小時(含返回),有兩條路線可選(一條的攀岩難度為四級,另一條為五級),同時還有一些路徑可供遊客探索。

在奧古斯都山火車站附近有一個拖車公園。此公園為遊客提供「棟加」風格的住處和一個在旅遊高峰期營業的餐館。

地質情況

奧古斯都山由砂岩礫岩構成,地理學家認為,這些砂岩形成於奧古斯都山北端的古老花崗岩[2] 。奧古斯都山的砂岩是由古代河道的沉積物所堆積而成的。比起已有16.4億年歷史的花崗岩沉積,奧古斯都山砂岩的形成時間稍微晚一些。在地質構造運動的作用下,最初和水平線平行的沉積物慢慢變為不對稱的背斜

歐洲人對奧古斯都山的探索歷史

弗朗西斯·托馬斯·格雷戈里在其長達107天的蓋斯科因之旅中,於1858年6月3日登上奧古斯都山的頂峰,成為有歷史記錄以來第一個登上此山的歐洲人。幾周以後,他以其兄奧古斯都·查理斯·格雷戈里爵士(1819-1905)的名字為這座山命名。當時奧古斯都正在進行他的最後一次遠征,這次遠征旨在找尋路德維希·萊卡特的下落,在對昆士蘭西部進行突襲之後這次遠征以失敗告終。

參考文獻

  1. Naturebase Template:Wayback W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Conservation (accessed 10 April 2007)
  2. Muhling P.C. & Brakel A.T. 1985. Geology of the Bangemall Group — The evolution of an intracratonic Proterozoic basin. Western Australia Geological Survey, Bulletin 128, 266 p. GSWA download search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