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奠基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奠基者》是由空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北京世紀大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工業題材電視劇,由康洪雷執導,侯勇、閆妮[1]、殷桃、洪劍濤、王超等主演。

該劇根據作家何建明的長篇報告文學《部長與國家》改編,講述了1958年到1963年間獨臂將軍余秋里在危難之時出任石油部長,帶領「鐵人」王進喜等數萬石油工人展開的艱苦卓絕的大慶石油會戰,最終扭轉中國石油工業的被動局面的故事

該劇於2010年1月2日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

劇情簡介

1958年初,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唯有石油部沒有完成計劃。西方國家妄圖用石油「窒息紅色中國」,年輕的新中國石油告急,毛澤東(何明志飾)、周恩來(郭偉華飾)等國家領導人一籌莫展。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獨臂將軍余秋里(侯勇飾)於危難之秋出任石油部長。

余秋里任後,按照鄧小平(盧奇飾)關於將石油勘探的重點由西部轉移到東部的指示,積極在東部尋找油田。在八大二次會議上,余秋裡帶領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績軟,嘴上不能軟」的調子,打了各部局一個突然襲擊。

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視察時,把解放軍「支部建在連上」的傳統帶到了石油戰線,要求每個鑽井隊都要建立黨支部,配備一名政治指導員,寧肯少打兩口井,也要把基層黨支部建設好。

中蘇關係惡化,蘇聯背信棄義,撤走專家。年輕的新中國周邊局勢日趨緊張。毛澤東、周恩來和國防部長彭德懷(姚居德飾)等都非常關心石油狀況。四川龍女寺2號井、南充3井等喜噴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歡騰。在成都開會的毛澤東,沒有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現身四川隆昌氣礦,並題詞「四川大有希望」。不久,川中會戰敗退,余秋里壓力重重。

黨中央在廬山召開「八屆八中全會」後,在黨內掀起了一場「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鬥爭,波及到了石油廠礦的一些領導幹部。余秋里冒政治風險,力排眾議,據理力爭,保護下屬。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噴原油。石油部副部長康世恩(鄭曉寧飾)指揮松基三井試油工作,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歐陽欽(郭旭新飾)親自視察松基三井,改大同鎮為「大慶區」。余秋里召集幹部、專家進行座談,最終決定採用打破常規,甩開勘探,集中石油系統的一切力量,以大同鎮附近為會戰中心,在松遼展開一場聲勢浩大的石油大會戰。並要求大家克服本位主義,樹立全局觀念,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這個大油田勘探、開發建設好。

在鄧小平的一路敦促下,石油部黨委關於開展石油大會戰的報告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黨中央的批准。王進喜(王超飾)等一大批優秀鑽井隊積極率隊奔赴大慶參加會戰。面對少數人的畏難情緒,余秋里提出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上」的戰鬥口號。

1960年3月10日,薩66井噴出高產油流。余秋里連續主持召開黨組會議,提出揮師北上,把主戰場從大同鎮附近轉移到薩爾圖地區。全國有關系統支援大慶建設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薩爾圖火車站,大批的轉業軍人作為石油工業的新生力量抵達大慶。王進喜率領井隊人拉肩扛連夜把鑽機和設備運到井場,並率先破冰端水保開鑽。

余秋里將王進喜等樹為會戰的先進典型,並針對會戰已經暴露的問題,邊學習邊分析會戰的形勢、任務和矛盾。在大慶掀起了學習毛著、「學兩論」的高潮[2],統一了職工思想。

在隨後而至的百年不遇的雨季中,余秋里、康世恩等帶領全體石油人,在國家經濟最困難,生存條件最艱苦的情況下,克服了無路無糧、缺房少人、天災人禍接踵而中等重重困難,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於1960年的6月1日實現首列原油外運,打破了西方國家「至少需要三年」的預言。

視頻

奠基者 相關視頻

奠基者:兩位首長吃飯喝酒,飯還沒吃就吵了起來
奠基者:小伙剛掏出布局圖,部長就要求打87口井,小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