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契科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契訶夫.jpg
作家
出生 1860年1月29日
國籍 俄羅斯
職業 作家
知名於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
知名作品 《套中人》
《小公務員之死》
《變色龍》
《草原》
《凡卡》
戲劇《櫻桃園》。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 ,俄羅斯作家。 俄羅斯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是俄羅斯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法國作家莫泊桑美國作家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是一個有強烈幽默感的作家。

契訶夫的小說緊湊精煉,言簡意賅,給讀者以獨立思考的餘地。其劇作對19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羅斯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真實反映出當時俄羅斯社會的狀況。他的作品的兩大特徵是對醜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並且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醜惡現象。契訶夫被認為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1904年,契訶夫發表最後一份劇本《櫻桃園》。半年後,這位革新文學與戲劇藝術的大師,因肺結核病情惡化逝世,遺體運返莫斯科安葬,享年44歲[1]

人物簡介

契訶 (hē)夫,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情趣雋(juàn)永、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之王,著名戲劇作家。契訶夫出生於小市民家庭,父親的雜貨鋪倒閉後,他靠當家庭教師讀完中學,1879年入莫斯科大學學醫,1884年畢業後從醫並開始文學創作。他的小說短小精悍,簡練樸素,結構緊湊,情節生動,筆調幽默,語言明快,極富於音樂節奏感,寓意深刻。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通過幽默可笑的情節進行藝術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小見大,以此來反映當時的俄國社會。其代表作《變色龍》、《套中人》、《第六病房》堪稱俄國文學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藝術珍品,前者成為見風使舵、善於變相、投機鑽營者的代名詞;後者成為因循守舊、畏首畏尾、害怕變革者的符號象徵。

生平經歷

早期 1860年1月29日生於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一個小商人家庭,祖父是贖身農奴,父親曾開設雜貨鋪。1876年雜貨鋪破產,全家遷居莫斯科。只有契訶夫隻身留在塔甘羅格,靠擔任家庭教師以維持生計和繼續求學。

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後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開始文學創作。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說,如《胖子和瘦子》、《小公務員之死》、《苦惱》,再現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軟弱,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瑣。而在《變色龍》及《普里希別葉夫中士》中,作者鞭撻了忠實維護專制暴政的奴才及其專橫跋扈、暴戾恣睢的醜惡嘴臉。

契訶夫後期轉向戲劇創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諾夫》、《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姊妹》、《櫻桃園》,都曲折反映了俄國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苦悶和追求。

1904年6月,契訶夫因肺炎病情惡化,前往德國的溫泉療養地黑森林的巴登維勒治療,7月15日逝世。契訶夫,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情趣雋永、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的巨匠,著名劇作家。他以卓越的諷刺幽默才華為世界文學人物畫廊中增添了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他的名言「簡潔是天才的姊妹」也成為後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銘。

他早期作品大多數是短篇小說,如《胖子和瘦子》(1883)、《一個文官的死》(1883)、《苦惱》(1886)、《凡卡》(1886),再現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軟弱,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瑣。而在《變色龍》及《普里希別葉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撻了忠實維護專制暴政的奴才及其專橫跋扈的醜惡嘴臉,揭示出黑暗時代的反動精神特徵。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庫頁島考察後,創作出表現重大社會課題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擊沙皇專制暴政的作品,該小說使列寧閱讀後都受到很大震動。《帶閣樓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會對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毀滅,諷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會改良主義活動的於事無補。《農民》(1897)極其真實地描述了農民在80、90年代極度貧困的生活現狀,表現了他對農民悲慘命運的關心同情,而《在峽谷里》則揭露富農窮凶極惡的剝削,反映了資本主義滲透農村的情況,說明作者把表現俄國社會階級鬥爭列入其創作主題,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舊制度一定滅亡,新生活早晚會來! 契訶夫後期轉向戲劇創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諾夫》(1887)、《海鷗》(1896)、《萬尼亞舅舅》(1896)、《三姊妹》(1901)、《櫻桃園》(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國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苦悶和追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