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和宮金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和宮金殿,又稱昆明金殿,位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東北約七千米外的鳴鳳山上, 與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相毗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

簡介

金殿初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由雲南巡撫陳用賓仿照湖北武當山天柱峰的太和宮及金殿樣式建造,供奉北極真武大帝,周圍建磚牆保護,有城樓、宮門等建築,稱太和宮。崇禎十年(1637年),由巡撫張鳳山將銅殿拆運至賓川雞足山。現存金殿為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吳三桂重建。

規模

金殿為方形,邊長6.15米,高6.7米,所有樑柱、斗拱、門窗、瓦頂、供桌、神像、幃幔、匾額、楹聯乃至台基左右待亭以及旗杆、七星旗等,仿木構件全部用銅鑄成或鍛成。總重約200噸。整個建築雕刻細膩,比例勻稱,造型美觀,且極其精細逼真地模仿了重檐歇山式木構古典建築。殿基邊沿環繞大理石雕憑欄,台階、御路、地坪皆大理石砌成;殿前還有明代所植紫薇二株、茶花一樹。

金殿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已存斑駁古樸之態,但比北京頤和園萬壽山的金殿保存完整,也比武當山金殿規模大,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純銅鑄殿[2]。為研究雲南省明清以來的冶金鑄造技術和雲南清代木結構建築的造型及裝飾,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鳳山密林

金殿位於昆明城東8公里鳴鳳山密林中,因用黃銅鑄成,在陽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照得翠谷幽林金光燦爛,故名金殿。這座名聲顯赫的金殿屬於太和宮的一部分,總重量達250噸,為重檐飛閣仿木結構方形建築,殿高6.7米,寬、深各6.2米,包括樑柱斗拱、瓦楞頂檐、神像羅幔、桌案瓶器、匾楹旌旗等都是用銅鑄成。

金殿初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由雲南巡撫陳用賓仿照湖北武當山天柱峰的太和宮及金殿樣式建造,供奉北極真武大帝,周圍建磚牆保護,有城樓、宮門等建築,稱太和宮。崇禎十年(1637年),由巡撫張鳳山將銅殿拆運至賓川雞足山。

現存金殿為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吳三桂重建。

視頻

太和宮金殿 相關視頻

游金殿太和宮
《玩美雲南》金殿太和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