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葵的繁殖栽培管理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竺葵的繁殖栽培管理技術 |
天竺葵的繁殖栽培管理技術
天竺葵(學名:Pelargonium),別名石臘紅、入臘紅、日爛紅、洋葵,屬牻牛兒苗科,是開花植物的一個屬,包括約230種多年生肉質、亞灌木或灌木植物。
第一個天竺葵的種植物種為齊斯特洋葵,為南非原產。
1631年,英國園藝家John Tradescant從巴黎的Rene Morin購買種子並引進這種植物到英格蘭。
天竺葵為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人工培育的天竺葵可以分為六大組。
①.天使花 ②.蔓藤型 ③.帝王花(法國種) ④.灌木葉 ⑤.獨花型 ⑥.帶狀花-直立型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春、秋季均可進行,播種基質使用按8:1:1混合的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播種前先將基質澆透水,然後把種子均勻的播入育苗盤中,覆蓋蛭石,厚度為種子直徑的3倍左右。用百菌清對播種箱進行消毒,搭拱棚,覆塑料膜。溫度20-23℃為宜,濕度保持95%以上。[1]
一周左右出芽均勻時,掀開塑料膜。由於育苗基質營養成分少,每隔10天噴一次葉面肥,可選用磷鉀含量相對較高的複合肥。同時保持室內通風,注意觀察有無病害發生。
扦插繁殖
除6~7月植株處於半休眠狀態外,均可扦插。以春、秋季為好。夏季高溫,插條易發黑腐爛。選生長健帶頂芽的枝梢,長約10-13厘米,或選有腋芽抽生的側枝,剪去葉片僅留頂端1-2葉,如頂端葉大可剪去1/3至1/2。以減少水分蒸發。插條切口為馬蹄形。由於天竺葵基部多為肉質,水分多,取下立即扦插易腐爛,故應置陰涼處,使之乾燥後再扦插。基質常使用沙土、沙壤土或珍珠岩,插前將基質澆透水,然後插入,澆水將扦插縫隙密合後用百菌清消毒。扦插溫度15~18℃,一個月左右可生根。根長3-4厘米時可盆栽。扦插過程中如果用0.O1%U~I哚丁酸液浸泡插條基部2秒,可提高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一般扦插苗培育的苗株6個月開花,即1月扦插,6月開花;10月扦插,翌年2~3月開花。
具體做法如下:在植株上選取粗壯枝條,自頂梢往下,每隔4-6片真葉,或截取長8-10厘米一段,直到一般花後植株例行重剪高度為止,預先設計分為幾個插穗。然後,在距莖節下方0.5厘米處,小心地用剪刀環狀割斷或剝去皮層,寬度為0.2-0.4厘米,注意使枝條和葉片仍能夠在植株上挺立如常。這樣,一個枝條不脫離母體植株,可形成2個待剪插穗。由於環狀傷口的刺激使植株的營養和激素發生了變化,大約2-3周後,就會看到頂梢下面的大部插穗的頂端腋芽已被刺激萌發,並且環狀傷口在母體植株上也已乾結癒合。此時可進行切斷,繼而將插穗一一截斷,置於陰涼通風處晾乾,待插穗斷面又乾燥結膜後,再扦插入事先備好培養土的盆中。插後澆足清水,以後要見干見濕,則三周後可以全部生根,成活率可達100%。離體前的環狀割、剝皮層,一方面直接縮小了插穗的半肉質斷面面積,而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阻斷了母體植株葉片光合產物的極性流向,使插穗基部在未剪前形成了寶貴的營養積累,抑或是沿傷口邊緣產生了愈傷組織,使傷口免遭感染,進而促進快速生根,在其內在營養狀況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組織培養
天竺葵也可用組織培養法繁殖。以MS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加入0.001%吲哚乙酸和激動素促使外植體產生愈傷組織和不定芽,用0.01%吲哚乙酸促進生根。組培法為天竺葵的良種繁育和迭育新品種提供了新的途徑。
栽培管理
天竺葵扦插生根後立即上盆,苗高12~15厘米時進行摘心,促使產生側枝。盛夏高溫時,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這時它們新陳代謝緩慢,生長停滯。應將休眠的植株放到蔭涼、通風地方,要嚴格控制澆水,此時澆水過多,盆土太濕,葉片常發黃脫落且易爛根。澆水過少,又易使根部萎縮,而以保持盆土稍濕潤為宜。停止施肥,休眠期間由於生理活動極微弱,不需要肥料。莖葉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但氮肥不宜施用太多,以免徒長。莖葉過於繁茂需停止施肥,並適當摘去部分葉片,有利於開花。花芽形成期,每2周加施1次磷肥。為了控制植株高度,達到花大色艷的目的,除選擇矮生天竺葵品種以外,生長調節物質的應用十分重要。[2]
當天竺葵定植於 l2厘米或15厘米盆後2周,可用0.15%矮壯素或比久噴灑葉面,每周1次,噴灑2次,每天光照14~18小時,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天竺葵的高度,提供優質的商品盆花。
花謝後應立即摘去花枝,以免消耗養分,有利於新花枝的發育和開花。一般盆栽3-4年老株需要重新進行更新。冬春花期,應放陽光充足處,否則葉片易下垂轉黃。雨雪天增加人工輔助光照,對開花更為理想。
病蟲害防治
生長期如通風不好和盆土過於潮濕,易發生葉斑病和花枯萎病。發現後應立即摘除以防感染蔓延,並噴灑等量式波爾多液防治。蟲害主要有紅蜘蛛和粉虱危害葉片和花枝,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l 000倍液噴殺。[3]
視頻
天竺葵到底用什麼土種更好?這個實驗告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