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天津濱海新區、津南區、寧河縣和寶坻區,總面積為35913公頃,1984年天津市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10月國務院批准,成立一個以貝殼堤、牡蠣礁珍稀古海岸遺蹟和濕地自然環境及其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和管理對象的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東端的貝殼堤是世界三大著名貝殼堤之一[1]。包括了四道貝殼堤,貝殼堤的年代記錄着渤海灣古海岸線的位置,是古海岸的珍貴遺蹟。牡蠣礁位於天津濱海平原,其堆積掩埋的過程也記錄了該地區的海、陸變遷史。同樣是天津自然保護區獨具特色的古海岸遺蹟。七裏海濕地位於寧河縣西部,占地面積約890平方公里為中國北方面積最大的濕地,已被列入國家重點濕地名錄。歷史上七裏海濕地是從約七千年前的古海灣基礎上逐漸演化而成的古潟湖型濕地。

基本內容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2]總裁弗朗西斯·拜內克與天津生態社區有着非常特殊的意義,就是天津的生態社區讓美國了解了中國的生態的發展和進步,也了解了天津,了解了天津社區居住這一群熱愛環境的百姓。

弗朗西絲·拜內克,現任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主席。自1973年以來,弗朗西斯已經在NRDC工作了30多年,2006年成為主席之前,她擔任該組織的執行總監8年,期間NRDC的成員達到300多個,比之前增加了一倍。

世界氣候變化大會讓中國熟悉了美國這個政府機構,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中國為自己設定了高目標,『十一五』末單位GDP能耗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0%、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產總量中的比重增加到10%。這不僅有助於中國國內的環境改善,也是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做出的積極反應。」美國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總裁弗朗西斯·拜內克女士在京接受記者採訪時,對中國政府在全球變暖問題上所持態度感到振奮。她說:「中國政府不僅於去年底完成了詳細的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據悉近期還將公布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行動計劃,這些行動令人鼓舞。」

拜內克表示,美國對造成氣候變暖有不可推卸的歷史和現實責任,儘管布什政府讓美國退出了「京都 議定書」,但美國民間力量一直在努力推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實際行動,並開始取得進展。拜內克同時指出,儘管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但也有致力於防止全球變暖的現實責任。中美兩國在此方面的緊密合作至關重要。

天津生態社區作為美國在中國推動組的重點考察項目,為今後中美兩國的進一步的合作打下了基礎。應邀到天津生態社區考察,並對生態社區「不讓餐廚垃圾離開社區」項目和「 落葉歸根」項目在社區的成功開展,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當拜內克主席在聽取生態社區介紹社區生態活動工作匯報中了解到餐廚垃圾在中國能在家庭里處理感到驚訝,提出要立即到社區居民家走訪要求,進入社區居民家裡,對社區居民能提出地球居民的生態概念感到驚訝,看到餐廚垃圾在家庭處理的效果非常滿意,沒想到美國最先進的技術和理念能在中國的社區這麼好的被中國接受和採納感到震驚。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已經在北京設立項目推進 代表處,逐步幫助中國推進生態社區的理念。對中國城市能推進生態社區「不讓餐廚垃圾離開社區」項目和「落葉歸根」理念給予了很高的期望。

視頻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偶遇野雞
美麗的天津濕地保護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