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水市氣象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天水市氣象局成立於1935年,隸屬甘肅省氣象局和天水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是天水市人民政府管理氣象工作的主管部門,依法履行本行政區域內的管理職能,組織實施本級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負責本地區氣象業務運行、質量管理和探測環境保護。開展氣候應用、生態與農業氣象、雷電、人工影響天氣等相關業務預報預測服務和新一代天氣雷達預警責任區的臨近天氣預警業務。

機構簡介

天水市氣象局目前下轄五縣兩區氣象局,其中麥積區氣象局氣象觀測站為國家基本站,其餘6個局所屬氣象觀測站為國家一般站。全市現有在職職工107人(其中:市局61人,縣區局46人),其中碩士4人,大學本科73人,大專25人,大專以上學歷占職工總數的95%;高級職稱12人,中級職稱[1]54人,占職工總數的62%;退休職工82人(其中:市局55人,縣區局27人)。全市各氣象局均有黨支部,共有黨員74人(其中:市局38人,縣區局36人),占職工總數的69%。局機關內設辦公室(人事科、政策法規科)、業務科、計財科(財務核算中心)3個內設機構和氣象台、雷達站(氣象信息網絡中心)、農試站(決策氣象服務中心)、觀測站、科技服務中心(施放氣球管理辦公室)、防災中心(氣象災害防禦技術服務中心)、人影辦(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7個直屬單位。

所獲榮譽

天水市氣象局精神文明建設成果顯著,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和「省級文明單位標兵」榮譽稱號;2008年被天水市環保委、文明委授予「綠色機關」稱號,同年被中國氣象局授予「全國氣象部門局務公開先進單位」稱號,2009年被中國氣象局命名為「全國氣象部門廉政文化示範點」,2010年晉升為省級文明單位標兵。2012年被省科協命名為「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同年被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學會命名為「全國氣象科普教育基地」。

相關資訊

甘肅省天水市氣象局:築牢堡壘完善機制強化感召力

甘肅省天水市氣象局機關黨支部共有黨員37人,占全體幹部職工的56%,黨員分布在各內設機構和直屬事業單位。為了充分發揮黨支部和黨員在防災減災、脫貧攻堅、文明單位創建等重點工作中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市氣象局在黨建和業務工作融合上下了「真功夫」。

在「實」字上下功夫推進黨建業務融合,築牢防災減災防線

2020年,針對天水市災害性天氣頻次高、極端性強、災損重的特點,市氣象局結合服務經驗,圍繞防災減災救災核心服務需求,成立以16名黨員為骨幹的「防災減災黨員先鋒隊」,在防災應急工作中確保「關鍵崗位有黨員、衝鋒在先有黨員、困難面前有黨員」。

從2020年10月至今,麥積區花牛鎮南山林果萬畝基地種植的蘋果陸續採摘入庫或批量售賣,基地經理張繼榮不禁感慨這豐收來之不易。這批林果生長的關鍵期,他幾乎每周都聯繫市氣象局「防災減災黨員先鋒隊」,根據霜凍氣象預警,提前採取措施,給果樹噴藥,讓果樹花序分離期晚幾天,躲過了4月的那場凍害。

成功的防霜氣象服務得益於氣象部門的早預判、早部署。天氣過程來臨前,天水蘭州、定西、平涼等市氣象局便進入備「戰」狀態,聯防聯動,搶占防霜先機,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

在「硬」字上下功夫加強黨建引領,完善機制促融合

市氣象局結合工作實際,通過制定「9+6+3」黨建機制,大力實施「情系風雲 服務天水」黨建品牌工程,從如何組建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建設一處設施完備的活動陣地、制定一套規範實用的管理制度、用活一個信息平台、培育樹立一批先進典型、講好一堂主題鮮明的黨課、組織一場內容充實的主題黨日活動、進行一次開誠布公談心談話、開展一次高質量組織生活會等九方面構建起黨建業務融合工作體系。

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擁軍表示,市氣象局機關黨支部通過開展「讓黨旗飄起來,讓黨徽亮起來」「人人參與全國文明城市和文明單位創建」「崗位技能大練兵、業務技術大比武、科技創新大競賽」「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模範機關」「弘揚雷鋒精神、彰顯先鋒風采」「凝聚氣象之力、決勝脫貧攻堅」等六項活動,不斷完善機制促進黨建在各項工作中的引領作用。

在「強」字上下功夫築黨建堡壘,聚人心激發感召力

市氣象局機關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突出政治建設,將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和助力脫貧攻堅列為重點任務,並根據相關工作階段性熱點和難點,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市氣象局先後抽調黨員組成核心團隊,形成了「黨建+文明創建」機制,組建了學雷鋒、氣象為農服務等3支黨員志願者[2]服務隊伍;賦能復工復產,全面開展宣傳動員,以多種方式收集整理幫扶戶外出務工意願25份,與勞務輸轉、家政物業公司對接,精準推送崗位信息50餘條,成功幫助5名幫扶戶到崗就業,成為幫扶戶外出務工的「服務員」「聯絡員」「突擊隊」。

除此之外,市氣象局機關黨支部還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充分利用天氣預報欄目為天水扶貧產品搭建宣傳推介平台;開展「土盆村小院開講啦」活動,向幫扶村留守兒童提供扶志勵志、安全防護、學業輔導、心理輔導、興趣培養等方面的志願服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