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無二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無二日
tiān wú èr rì

近義詞家無二主

反義詞一國三公

出 處 :《禮記

體 裁成語

屬 於 :中性詞

天無二日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拼音是tiān wú èr rì,意思是天上沒有兩個太陽。通常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合用,舊喻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君;今喻凡事應統於一,不能兩大並存。出自《禮記·曾子問》。

原文

曾子問曰:「取女,有吉日而女死,如之何?」孔子曰:「婿齊衰而吊,既葬而除之。夫死亦如之。」曾子問曰:「喪有二孤,廟有二主,禮與?」孔子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嘗禘郊社,尊無二上。未知其為禮也。昔者齊桓公亟舉兵,作偽主以行。及反,藏諸祖廟。廟有二主,自桓公始也。喪之二孤,則昔者衛靈公適魯,遭季桓子之喪,衛君請吊,哀公辭不得命,公為主,客人吊。康子立於門右,北面;公揖讓升自東階,西鄉;客升自西階吊。公拜,興,哭;康子拜稽顙於位,有司弗辯也。今之二孤,自季康子之過也。」[1]

譯文

曾子問道:「新娘沒有廟見而死?該怎麼力俘」孔子答道:「她的靈樞,出殯時不須朝見祖廟,她的神主也不附在祖姑神主之後,做丈夫的不須持喪棒,不須穿孝鞋,不須居喪次,歸葬於她娘家的墓地,以表示她尚未成為男家的媳婦。」曾子又問道:「迎娶新娘的吉日已經商定而新娘突然去世,該怎麼辦?」孔子答道:「婿應該穿着齊衰孝服前去弔喪,新娘下葬後即可除去孝服。如果是丈夫突然死去,新娘也照此辦理。」

曾子問道:「喪事有兩個主人,廟裡有兩個神主,這是合禮的嗎?」孔子答道:「天無二日,國無二王。宗廟天地之祭,最尊貴的神也只有一個。由此看來,恐怕難說是合理的。從前齊桓公屢次起兵南征北伐,做了個假神主隨軍同行。等到勝利歸來,把假神主藏到祖廟。一個廟裡同時有兩個神主,就是從齊桓公開始的。一宗喪事而有兩個喪主,起因於從前衛靈公魯國訪何,碰上了執政大臣季桓子之喪,衛君請求弔唁,魯哀公推辭不掉。於是哀公自為喪主。衛君入吊時」桓子的兒子康子站在門的右邊,面朝北。哀公揖請衛君上堂,自己從東階升堂,面西而立;衛君則從西階升堂弔唁,哀公拜謝衛君之吊,起立,哭泣;與此同時,康子在喪主的位置上也向衛君拜謝並向靈樞叩頭。當時的司儀也沒加糾正,就好像這宗喪事是有兩個喪主似的。現在喪事有兩個喪主,是從季康子的違禮開始的。」

典故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稱帝後仍很尊敬父親,他每次探望父親都要行跪拜禮。隨行的官員偷偷對他的父親說:「天無二日,地無二君,他是皇上你是人臣,不能亂綱常。」劉邦父親認為有理就取消這個禮節,劉邦得知後封父親為太上皇繼續行跪拜禮。

視頻

天無二日

參考資料

  1. 曾子問,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