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奴
圖片來自news

天奴,是一頭雄性亞洲象,為昔日香港荔園動物園內的「鎮園之寶」,也成為1950年代至1970年代香港人重要的集體回憶之一。[1]

生平

天奴於1958年隨沈常福馬戲團緬甸來港表演,之後再運到荔園動物園長住,一直生活在面積有數百平方呎的圍欄之內,當中有一條小壕溝分隔遊客和天奴。天奴是六、七十年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很多人曾隔着簡陋的圍欄接觸象鼻和餵食牠,是不少生活在城市的港人第一次接觸野生動物的經驗。在1989年2月3日中午,天奴因染急性肺炎而被人道毀滅,之後運往將軍澳垃圾堆填區埋葬。

習性

天奴每天吃2餐,分量約有200,包括水果等,每日大約耗費100港元飼養牠。而於全盛時期,賣水果給牠的小販,每月可賺二千至三千港元。

流行文化

香港已故兒童文學家何紫曾經根據天奴的遭遇,用了日記體的模式寫了一頭離鄉別井的大象的悲慘故事。

2015年6月至9月,荔園遊樂場以短期租約形式於中環新海濱重開,當中有一集仿照天奴製作的機械大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