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邑縣圖書館

大邑縣圖書館始建於1929年,位於大邑縣體育場西路34號,大邑縣圖書館多年來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辦館宗旨,積極主動地開展讀者服務工作,藏書9342冊,報刊雜誌2565冊。1998年5月,圖書館搬遷至縣城藝術宮,館舍面積1500平方米以上,開設了圖書外借、少兒閱覽、報刊閱覽、古籍書[1]、報刊、地方文獻查閱、參考諮詢、圖書閱覽、電子閱覽等服務窗口。

目錄

基本介紹

大邑縣圖書館多年來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辦館宗旨,積極主動地開展讀者服務工作,開設了圖書外借、少兒閱覽、報刊閱覽、古籍書、報刊、地方文獻查閱、參考諮詢、圖書閱覽、電子閱覽等服務窗口;充分利用現有的館藏,擴大服務範圍,開展了預約借書、代查資料以及為特殊群體、弱勢群體服務等多種服務項目,同時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各類成人、少兒讀者讀書活動,設立多個特色館外圖書流通點,採取定期輪換書刊等多種服務方式為廣大市民服務。

為了適應新業務需求,大邑縣圖書館開闢了新的服務範圍和項目,拓展了服務領域,嘗試進行了閱讀活動服務外包模式,有效改善公共圖書館形象、發揮了圖書館作為信息化基礎設施的重要作用。大邑圖書館實行全日制開放,加入成都市圖書館聯盟,讀者可持本人二代身份證免費辦理借書證可以在大成都範圍內進行免費通借通還,大邑圖書館全年免費開館,節假日不休,每周開館為周一至周日,早上9:00--20:30時間,每周服務時間達80.5小時。

目前大邑縣圖書館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建築在2009年5月底在桃園新城開工,屬5.12災後重建民生工程項目。按照縣委、政府以及文體局黨組對圖書館新館建設的要求,圖書館建設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標準化配置」作為圖書館新館建設的指導思想,目前擁有藏書量15萬冊,年訂報刊260餘種,館內可向讀者提供的閱讀席534個。館內設置盲人閱覽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自修室、參考諮詢處、電子閱讀、地方文獻[2]展區、CD音頻體驗區、休閒閱讀區等區域。

大邑縣圖書館作為全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進一步積極探索社會公益性服務模式,主動服務,拓展渠道,用優質的公益服務回饋社會,努力實現縣委、政府對廣大市民基本文化權利的保障和社會文化利益的共享,努力踐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規定的神聖使命,切實履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社會職責。

展廳展館

大邑縣圖書館開設了圖書外借、少兒閱覽、報刊閱覽、古籍書、報刊、地方文獻查閱、參考諮詢、圖書閱覽等服務窗口。

歷史沿革

大邑縣圖書館始建於1929年,據史料記載,館舍由當時縣人冷融、劉湘、劉文輝、陳文煒、寥子明等社會名流倡議捐資備材而成,初在縣城東壕溝建成一樓一底館舍,藏書9342冊,報刊雜誌2565冊。解放後,圖書館併入文化館;1984年恢復圖書館建制;1991年建成圖書館藏書大樓。1998年5月,圖書館搬遷至縣城藝術宮,館舍面積1500平方米以上,2013年圖書館遷入桃源大道二號新建大邑藝術中心內。

視頻

大邑縣圖書館 相關視頻

大邑縣圖書館開展公益講座
縣圖書館舉辦《公共圖書館法》宣傳展覽!

參考文獻

  1. 24種古籍好書推薦丨書單 ,搜狐,2020-12-30
  2. 地方文獻特點和類型試論,豆丁網,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