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快速分離與檢測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連化物所快速分離與檢測實驗室(簡稱RSD), 又稱102組,是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引進的學科帶頭人李海洋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為首組建的中國科學院創新題目組,實驗室圍繞國家安全、環境監測及生命健康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
實驗室科學研究方向一
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及其在分析科學中的應用
新型電離技術及其應用
納米粒子測量新方法及其在大氣科學中的應用
公共安全監測技術和應用
痕量化合物的光譜和質譜成像及其應用
實驗室科學研究方向二:
離子遷移譜新方法和新儀器
飛行時間質譜新技術和新裝置
基於QCM、SAW傳感器陣列電子鼻
光譜、質譜成像分析技術
實驗室服務的社會領域:
國家和社會安全:生化戰劑、爆炸物、毒品
生態環境監測:污染源的監測,空氣和水質的連續監測
生命健康:疾病的診斷,生命科學的基礎研究
化工生產的在線測量:特種鋼材的冶煉的爐氣分析,石化和製藥工業的質量控制等。
應用方向
儀器研發 電子鼻 離子遷移譜 光譜成像 質譜成像 傳感器 質譜研發 在線檢測。
相關資訊
【走進名企第131期】走進大連化物所圓滿結束
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在黨的領導下,開啟歷史新征程,朝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這是建黨百年來前所未有的重要關口。為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2021年4月15日,由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2] 會主辦,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研究生會承辦的第131期走進名企活動順利舉辦。本次活動由於亞洲老師帶隊走進大連化物所進行學習參觀。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是伴隨着共和國的發展而成長壯大的。72年的發展史,是大連化物所的科技創新史,也是大連化物所精神的建設史。可以說,科技創新孕育和發展了大連化物所精神,同時大連化物所精神又促進了科技創新。
首先同學們來到大連化物所所史館。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同學們詳細了解了大連化物所的發展歷史、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知悉了屈伯川、張大煜、張存浩等老一輩科學家們為祖國科技事業堅持不懈奮鬥的感人故事,強烈感受到了當年我國科研工作者「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科創」精神。
同學們走進大連化物所快速分析與檢測實驗室,由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化物所特聘研究員李海洋親自為大家講解實驗室圍繞國家安全、環境監測及生命健康等領域開展的研究工作。在介紹完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後,李海洋研究員與同學們進行了親切的交流,就同學們關心的就業以及相關科研問題進行解答。最後,李海洋研究員勉勵大家潛心學習,積極探究,努力提升科研能力。
科研需要的就是不斷的努力和持久的恆心,正是堅持不懈的努力,在不斷響應國家需求號召的大背景下,才使大連化物所在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科研院所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化物所的科研實力與科研氛圍也激發了同學們以後努力做科研的動力,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頗豐,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參考文獻
- ↑ 博士生導師有了明確選聘標準,搜狐,2020-10-07
- ↑ 考上研究生,原來好處這麼多!,搜狐,202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