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美巢湖(洪建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美巢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大美巢湖》中國當代作家洪建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大美巢湖

今年的「五一」小長假,第一次作證婚人,在婚宴結束後,便與一行好友匆匆離開合肥,直奔魂牽夢繞的巢湖。

關於巢湖,並不完成陌生,卻又似曾相識。巢湖位於皖中腹地,地級巢湖市於2011年被撤併,現巢湖隸屬合肥,合肥市為充分發揮巢湖的生態資源優勢,鼎力打造大湖名城,創新高地。作為老巢湖人,對巢湖的認知、感知一直是霧裡看花,未見尊容,而這一次,一湖碧水漾動着湖光山色、楊柳依依,巢湖的美則隱山、吐水,一股文化的香味撲面而來。

巢湖是水性的巢湖,柔軟、通靈,漁歌唱晚八百里,為全國第五大淡水湖,名馳天下。雖然天氣陰沉,並時有小雨淅瀝,但乾淨、優美的環巢湖大道,車輛如雲、遊客如潮。沿途到處綠樹紅花,芳草鮮美,自然美景舒心養肺,美得人心是痒痒的,眼是朦朧的。曾周遊列國、看慣了江湖紅塵的洪姐,情不自禁地下了車,徑自走向湖灘濕地,她說,這是第一次零距離地擁抱巢湖,品味巢湖。此時的巢湖,煙霧迷漓,水拍驚瀾,浩淼無際,一叢叢枯萎的蘆葦在湖風中搖曳着,十幾隻斑駁的漁船在湖水中輕搖着,三、二隻潔白的水鳥,時而從白茫茫的湖面上疾飛而過,一幅簡約、唯美的生態畫卷被定格。巢湖的初五月,風輕水軟,一縷清風吹着詩情畫意,一湖清水泡着水墨江淮。

臨近傍晚,必須儘快抵達姥山島,坐上衝鋒舟,第一次領略到浪遏飛舟的感覺,真的很開心、刺激,甚至是驚心動魄。此時的湖面上風大浪大,衝鋒舟在波峰浪谷間起伏飛馳,清涼的湖水濺在身上、臉上,舒暢、通透,有遊客時而尖叫,轉瞬即達姥山島。

姥山岛是矗立于湖心的一座小岛,只有0.86平方公里,岛上古木参天,青竹掩映,环境清幽,一个三十来户的小渔村,座落于山谷间,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在这块弹丸之地,零星散落着一些遗址、遗迹与传说。据说,元末居巢人俞廷玉父子与廖永安兄弟,在岛上建水师,修船坞,训水兵,成为巢湖水师的发端地。沿着盘山石级,直达山顶,文峰塔临湖挺立,像一支巨大的羊毫笔,“够写青天八行书”(李鸿章)。这是一座砖砌、八角形古塔,七层,五十一米,斗檐飞铃,前四层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后三层成于光绪四年(1817年),为李鸿章一手操持,内刻802尊佛像,置李鸿章、刘铭传等人牌匾25块,由李亲撰《姥山岛碑记》。据传,李笃信周易八卦原理,以“补山水之形,助文风之盛”之风水说,堪山理水,强国兴邦,实现“姥山尖一尖,庐州出状元”的文脉承袭。

從地殼演變的科學角度上說,姥山島成形與一億年前陸地上升運動。而焦姥的傳說則詮釋着巢湖陷落、一夕成湖、焦姥救人的悽美故事,傳遞着儒家血脈中救苦救難的悲憫情懷。

站在姥山之巔,觀巢湖,湖光掠影,夕陽晚照,遠山勝景,一覽無餘。對岸的中廟聽濤觀嵐,霞光鍍銀,有「湖天第一勝境」之稱(趙朴初題)。巢湖吞山吐水,通江達海,廣闊的流域,水網密布,山川秀美,鍾靈毓秀,杭埠河、豐樂河、派河、裕溪河等奔流入江、入海,澄澈的湖水,餵養了豐美的白米蝦、銀魚、螃蟹等巢湖三珍,孕生了一個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因特殊的郯廬斷裂構造,巢湖的地下水資源極其豐富,尤以湯池、半湯、香泉、昭關四大溫泉著稱,有道是「溫情脈脈巢湖泉」,在巢湖,泉水飄香,洗去一身風塵,泡着心靈的祝福。

巢湖既臨圩又環山,山勢延緩,逶迤起伏,林木葳蕤,峰巒俊秀,紫蓬山、雞籠山、太湖山、銀屏山天井山冶父山等如綠色屏障,環繞巢湖,映秀巢湖,使巢湖如一顆璀璨的祖母綠,鑲嵌在江淮大地。在濃蔭掩映的喀斯特地貌中,仙人洞、紫薇洞、華陽洞、泊山洞、青苔洞等一個個神秘的溶洞,深藏着億萬年前地質裂變的神奇密碼和美輪美奐的景觀世界。記得十年前,我曾遊覽過紫薇洞,該洞位於巢湖市北郊,屬地下河流水侵蝕型洞穴,洞長1500餘米,呈廊道狀,具雄、奇、險、幽等天然特徵,洞內天溝、天板、天漕、石鵝管和天外飛瀑,形象逼真、極為壯觀,有的剔透晶瑩;鐵索寒橋、雙井開天、地下長河洞內「三奇」,別有風味,值得欣賞。紫薇洞不愧為「江北第一洞」。在該洞的側翼,還有一個王喬洞,雖然只有十來米深,卻藏着未解之謎,洞中刻有621個人物雕像,均無頭,令人匪思,是安徽省唯一的摩崖石刻。

巢湖有名山,首推南岸的銀屏山,不僅僅因為銀屏智人的發掘,給它披上遠古神秘的面紗,更因為銀屏山山峰聳峙,綠蔭蓋天,山花爛漫,它九峰環抱,姿若雄獅,有「九獅抱銀屏」之說,而盛開於崖壁上的這株千年奇花——銀屏牡丹,依崖怒放,風姿綽約,終成鎮山之寶,引得無數遊人前來探奇。

巢湖擁湖襟江,屬吳頭楚尾,是中國南北文化的過渡地帶,既有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又有地域文化的獨特性,特殊的地理特徵,催生了凌家灘文化、有巢文化、戰爭文化、淮軍文化、紅色文化、名人文化等多種文化的疊加,使巢湖成為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

1985年開始陸續發掘的凌家灘原始部落遺址,把中國城市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年,達到5500多年;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凌家灘玉龍的發掘,毫無爭議地成為「中華第一玉龍」。說明遠古蠻荒時期,這裡草木茂盛,鳥語花香,飛龍走獸,是動物們理想的棲息地,是人類起源的肇始發祥地。從30萬年前的和縣猿人,到20萬年前的銀屏智人,再到5500多年前的凌家灘現代人,在這塊湖光山影、鳥、獸、蟲、魚、人構成的生物圈內,自然如此和諧、共生共榮。

[1]

作者簡介

洪建科,字芳堪。筆名牧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