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第十八次部長級會議原圖鏈接來自 新華網 的圖片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rea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簡稱GMS)於1992年由亞洲開發銀行發起,涉及流域內的6個國家有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旨在通過加強各成員國間的經濟聯繫,促進次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礎上,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互利合作、聯合自強的機制,也是一個通過加強經濟聯繫,促進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務實的機制。

概況簡介

合作範圍涉及交通、電信、能源[1]旅遊、環境、人力資源開發、貿易、投資和農業九個領域,篩選出103個優選合作項目。為擴大次區域經濟合作的影響並吸引多方面的資金,在亞行推動下,由亞行和基他國際金融、投資組織主持,六國參與,先後在曼谷、東京、漢城、法蘭克福、布魯塞爾、胡志明市和悉尼等地舉行過十多次次區域優選項目投資機會研討會。

地理態勢

大湄公河次區域處於東南亞、南亞和中國大西南的結合部。次區域涉及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內的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面積256.86萬平方

公里,總人口約3.2億,連接中國和東南亞、南亞地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貫穿大湄公河次區域的瀾滄江——湄公河是亞洲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中國境內段稱為瀾滄江,中國境外段稱為湄公河。瀾滄江——湄公河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經中國青海、西藏、雲南三省區和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國海,全長4880公里。

大湄公河次區域涵蓋了多種氣候類型,又兼具多種地理特徵,蘊藏着豐富的水資源、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經濟潛能和開發前景巨大。次區域內居住着多個民族,建築、風情、服飾、宗教習俗各不相同。次區域各國還擁有不少名勝古蹟,包括中國的麗江古城、緬甸的仰光大金塔、老撾的琅勃拉邦古都、柬埔寨的吳哥窟、泰國的大王宮和越南的下龍灣等。

生物資源

大湄公河次區域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2]資源、農業資源、水能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人文資源和旅遊資源,區位優勢特別明顯,在資源和市場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充滿着巨大的貿易和投資機會,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深入一點看,大湄公河次區域腹地涉及東南亞和南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大約擁有20億人口,是當今世界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重要的戰略物資補給地,有望成為21世紀世界和亞洲新興的巨大市場。

視頻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 相關視頻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20年成果顯著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四大領域亟待推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