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果衛矛

大果衛矛(拉丁學名:Euonymus myrianthus Hemsl.)為衛矛科、衛矛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 常綠灌木,高1-6米。葉革質,倒卵形、窄倒卵形或窄橢圓形,有時窄至闊披針形,長5-13厘米,寬3-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常呈波狀或具明顯鈍鋸齒。 產於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分布廣闊。生長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坡溪邊溝谷較濕潤處。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巴東。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大果衛矛

拉丁學名:Euonymus myrianthus Hemsl.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目:無患子目 Sapindales

亞目:衛矛亞目 Celastrineae

科:衛矛科 Celastraceae

亞科:衛矛亞科 Subfam. Celastroideae

屬:衛矛屬 Euonymus

族:衛矛族 TRIB. Euonymeae

分布區域

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1-6米。 葉革質,倒卵形、窄倒卵形或窄橢圓形,有時窄至闊披針形,長5-13厘米,寬3-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常呈波狀或具明顯鈍鋸齒,側脈5-7對,與三生脈成明顯網狀;葉柄長5-10毫米。聚傘花序多聚生小枝上部,常數序着生新枝頂端,2-4次分枝;花序梗長2-4厘米,分枝漸短,小花梗長約7毫米,均具4棱;苞片及小苞片卵狀披針形,早落;花黃色,直徑達10毫米;萼片近圓形;花瓣近倒卵形;花盤四角有圓形裂片;雄蕊着生裂片中央小突起上,花絲極短或無;子房錐狀,有短壯花柱。 蒴果黃色,多呈倒卵狀,長1.5厘米,直徑約1厘米;果序梗及小果梗等較花時稍增長;種子4-2成熟,假種皮桔黃色。

生長分布

產於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分布廣闊。生長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坡溪邊溝谷較濕潤處。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巴東。[1]

主要價值

  • 【藥 名】:大果衛矛
  • 【來 源】:為衛矛科植物大果衛矛的根。
  • 【功 效】:壯腰健腎,健脾調經。
  • 【主 治】:用治腎虛腰痛,頭暈耳鳴,腰脊軟弱無力,脾虛,經血不調。赤白帶下,產後惡露不淨等。
  • 【性味歸經】:苦,涼。肝、脾、腎三經。
  • 【用法用量】:內服:9-15克,水煎服。
  • 【別 名】:白雞槿(浙江藥用植物志)、青得方(廣西資源苗語)
  •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 【考 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有補腎,活血,健脾,利濕的功能。用於腎炎,腎虛腰痛,產後惡露不淨,白帶,口乾,潮熱。
  • 【原形態】 大果矛衛 灌木,高達6m。葉對生;葉柄長5-8mm;革質,倒卵狀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5-13cm,寬3-4.5cm,先端漸尖,邊緣純圓細鋸齒。花序近頂生,多回分枝形多花聚傘圓錐花序;花黃色,直徑7-10mm,4數,雄蕊具極短花絲。蒴果金黃色,倒卵形或倒卵狀圓錐形,長約1.5cm,直徑約1cm。種子有橙黃色假種皮。
  • 【選方】治痔瘡: 大果衛矛、山澤蘭、魚腥草水煎,加米醋少許,熏洗局部。

相關的種

  • 中緬衛矛Euonymus lawsonii C. B. Clarke ex Prain
  • 中緬衛矛(原變型)Euonymus lawsonii C. B. Clarke ex Prain form. lawsonii
  • 柳葉中緬衛矛(變型)Euonymus lawsonii C. B. Clarke ex Prain form. salicifolius (Loes.) C. Y. Cheng
  • 大果衛矛Euonymus myrianthus Hemsl.
  • 矩葉衛矛Euonymus oblongifolius Loes. & Rehder
  • 峨眉衛矛Euonymus omeiensis W. P. Fang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