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度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度橋

圖片來自自由時報

大度橋依《臺灣道路發展史》記載是「大肚橋」,與《臺中州要覽》記載對照,可知「大度橋」此名是經過易名。又稱大度溪橋,位於台1線185公里處,為橫跨大肚溪聯絡臺中市烏日區榮泉里至彰化縣彰化市國聖里的大橋。

歷史

第一代舊橋原址

清代時居民在大肚溪設立渡口,以提供渡船服務,為當時往返南北的交通管道。日本治臺初期,為了軍事需求,著手興建台北至楓港的軍用道路,定名「縱貫道」(臺1線前身)。但在行經大肚溪並無橋樑,故於大正10年(1921年)7月興建,大正11年(1922年)12月完工,大正12年(1923年)5月14日啟用,命名大肚橋《臺中州要覽》此文獻是屬日文書籍,橋名則以漢字記載「大肚橋」。

結構

大肚橋以鋼筋混凝土橋墩及上承式普拉特式(プラットプラット便是Pratt truss,是桁架橋一種型式。

橋身長593.8公尺,寬度5.5公尺[1],僅容許車輛單向通行,為當時全臺灣最長的公路橋樑。

此橋位於海岸線鐵路大肚溪橋之西側(下游側),連接今臺中市大肚區興和路、南榮路與彰化縣彰化市國聖路。1946年大肚橋重建,並將原寬度拓成7.5公尺。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大肚橋未受影響,但東側(上游側)旁邊海岸線鐵路與臺中線鐵路之大肚溪橋均被沖斷[2],致使大肚溪以南的災區無法獲得救援。

第二代舊橋

臺灣省交通處公路局公路總局前身是公路局,隸屬於臺灣省政府交通處,故全銜交通處公路局。計畫改善縱貫公路,採行北、中、南三段施工,為了因應逐段拓寬需要,1967年另選址於臺中線鐵路大肚溪橋之東側(上游側)新建大度橋,1969年6月完工,9月通車,橋身長1,000公尺,寬為16公尺,橋身兩側設有路燈,橋面採瀝青混凝土鋪面,一躍形成現代化橋樑。隨著第二代橋完工,原第一代舊橋拆除。1988年第二代大度橋改建,將原寬度拓成31公尺。

第三代橋(現今)

第二代舊橋經過921大地震後,公路總局評估大度橋結構不足以耐震,故於2005年底動工改建,採先封閉北上車道再封閉南下車道改建的方式,將單向車道進行封閉施工,改建工程中增設人行道、機車道,於2008年12月26日完工啟用,為今所見第三代橋。

特色

總工程經費高達13億元的省道台一線大度橋重建工程,歷經3年施工,全部工程終於在最近完工,並已開放全線通車。工程單位說,全新的大度橋不僅分設汽車與機車專用道,還設有行人專用道,分流後安全性更高,嘉惠往來彰化縣與台中縣的用路人。

連接台中縣與彰化縣的台一線大度橋,跨越烏溪,全長1000公尺,於民國78年拓寬,但在民國88年921大地震後受影響,經辦理檢測及耐震評估,發現其承載力、穩定性與耐震能力都不足,因此公路總局規劃重建及耐震補強工程,並於民國94年底動工。

為避免影響往來交通,工程單位先封閉北上車道進行拆除、重建作業,僅開放原來的南下車道分隔成兩邊車道供南來北往的車輛通行,去年10月完成北上車道重建工程後,改為開放新建的北上車道供南來北往的車輛通行,並繼續進行南下車道拆除與重建工程,全部工程終於在2008年12月26日完工。

增機車、行人專用道

負責這項工程的公路總局西部濱海公路中區工程處第一工務段長王榮呈表示,拆除改建後的新橋,在愈接近橋中間路段,橋面的高度就愈高,此設計是為避免烏溪溪水暴漲時沖刷到橋樑,讓橋的壽命更長、用路人更安全。改建前的舊大度橋,汽車為雙向共6車道,並無機車專用道,改建後的新大度橋,除了設置汽車雙向共4車道外,還設置有機車、行人專用道,分流後安全性將更高。[3]

影片

沒有車種分流的大度橋 會是什麼樣子


參考文獻

  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交通篇(第一冊),南投縣,1993年1月15日,頁52。
  2. 交通部. 中華民國39年~49年合編本《交通年鑑》. 臺北市. 1962年: 頁440 (Chinese (Taiwan)). 
  3. 台一線大度橋 雙向通樂,自由時報,200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