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含有過多、重複、或不必要的內部連結。 (2021年1月) |
此條目或章節內容可能是從某個來源處複製後貼上, (2021年1月31日) |
大動脈(英語: aorta ),即主動脈。人體內最粗大的動脈管,是向全身各部輸送血液的主要導管。近心臟的主動脈、肺動脈,叫大動脈。其管壁主要由彈性纖維構成,故又稱彈性動脈。
解剖結構
由於大動脈含有大量彈性纖維,故在心臟收縮時,能緩衝心臟血流的衝擊;當心臟舒張時又能維持血流速度的均衡性。大動脈,尤其是主動脈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好發部位;大動脈亦可發生炎性病變。
凡是從心室所發出的血管及其分支都稱為動脈。它是將心室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部器官和組織去的血管。其中左心室發出的動脈及其分支都運送的是氧飽和的動脈血,而右心室所發出的動脈及其分支則運送的是靜脈血。
按動脈管徑的大小,可分為大、中、小、微四級。它們之間相互移行沒有明顯的界限[1]。其共同的基本結構都由內、中、外三層膜構成。
大動脈一般是指主動脈、肺動脈、無名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髂總動脈和股動脈等。此類動脈管壁的中膜層最厚,主要由大量的彈性纖維形成的彈性膜(成人約40~70層)和環行的平滑肌等組成。故管壁的彈性大,因而又稱為彈性動脈。它既可緩衝心臟收縮時所產生的強大壓力,又可在心臟舒張時,借其彈性回縮促使血液繼續定向流動。
除大動脈以外,管徑在1毫米以上的所有動脈均屬中動脈。其結構特點是管壁的中膜層厚,主要由大量環行排列的平滑肌(成人約10~40層)和少量的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組成。因此管壁的收縮性大,故又稱為肌性動脈。具有調節局部器官供血量的作用。
小動脈一般是指管徑在1毫米以下,300微米以上的小動脈。管壁結構與中動脈基本相似,只是逐漸變薄。其中膜層僅由1~4層平滑肌構成,因此也屬於肌性動脈,也具有調節器官和組織內血流量的作用。一般管徑在300微米以下的小動脈稱為微動脈。它最後移行為毛細血管。
動脈可隨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這些變化除了正常發育的改變外,還可發生退行性,甚至病理性改變。加強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動脈的功能活動,以防止或延緩其退行性或病理性變化。
形態學結構
大動脈為心臟發出的1~3級動脈。大動脈的管徑很大,呈圓管形。其中膜含有大量彈性組織,也叫彈性動脈。人體的主動脈、肺動脈、頭臂干、鎖骨下動脈和頸總動脈等均屬於大動脈。大動脈的內膜分3層:內皮是由多邊形的單層扁平細胞組成,胞漿不明顯,胞核多數可見為梭形;內皮下層是由纖細的膠質纖維和無定形的基質,還有彈力纖維,成纖維細胞和遊走細胞等;內彈力膜由多層有孔的彈力膜組成,也稱窗膜,在膜間的空隙內,夾有少量結締組織,有時也有少量的平滑肌。近年來認為大動脈內膜細胞具有分泌某些微循環激素參與局部微循環的調節功能;中膜是3層膜中最厚的一層,其主要成分是由彈性組織所形成的窗膜。在人的主動脈內約有50~60層環繞管壁,並有分支彼此相連。膜間的間隔較寬,其中夾有一層環行的平滑肌和少許的結締組織。中膜內的基質主要成分是含硫的粘蛋白多糖類,是中膜內在正常情況下具有收縮能力的成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