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凹關帝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凹關帝廟
圖片來自bytravel

大凹關帝廟,位於中國廣東省江門市鶴山市共和鎮大凹村,為鶴山市僅存的一座關帝廟。1994年,列入鶴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概述說明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當地民眾籌款在舊廟的基礎上重建關帝廟。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曾經進行修葺。廟的建築包括主座、左右青雲巷和左右廂房,營造風格與佛山祖廟相仿,但規模較小。主座闊三間,深兩進,為硬山式封火山牆,山尖高聳,面積約160平方米,兩廂面積約120平方米,合共約280平方米[1]。文化大革命時期,多處建築遭到破壞。

雕塑

廟內神像、寶座、祭器已不復存,但廟宇建築用的五種雕塑仍完好無損。正殿屋脊的圖像裝飾和屋煞的二龍爭珠為陶塑。大門門框是鏤空的花鳥石雕有蝙蝠、鳳凰、喜鵲和各式花卉。橫架在廊柱與正牆之間的穿插木枋上,是各款戲文的泥金木雕,其中如「薛仁貴征東」和「狄青怒斬王天化」等清晰可辨。山牆頭、檐牆等部位,有幾組精細的磚雕;各處牆面還有各種歷史故事題材的灰塑。這些雕塑工藝,造工精緻,反映清代民間傳統工藝的水平。此外廟內還有彩繪壁畫15幅和詩作6幅,都有相當高的藝術水平[2]

楹聯

山之凹,神其往來,萬民資保賴;漢以後,公真英烈,百世仰聲靈。|陸潤庠題廣東鶴山關帝廟聯[3][4]

鐵石為心,扶漢室擎天一柱;春秋得力,繼尼山拔地雙峰。|許應騤[5]

史乘志春秋,大義凜然霄漢迥;廟祧新丹臒,榮名巍若凹山齊。|吳魯[6]

是義士,是忠臣,自昔威名昭漢室;為明神,為聖帝,至今享祀並尼山。|陳華絧

廟內還保存有清朝名人的書法精品。那就是廟內保存完好的7副楹聯,包括陽文木刻和陰文石刻的。楹聯四邊的圖案精美,刻工精緻,書法雄遒。撰聯的名家有陸潤庠許應騤吳魯。由於大凹關帝廟集建築、雕塑、彩繪、書法、詩聯等藝術於一身,是鶴山晚清中小型廟宇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清朝祠廟建築工程、雕塑裝飾、書畫技藝等的實物材料,有較高的文物價值。1983年,列為鶴山縣文物保護單位[7]。1994年,鶴山市人民政府將大凹關帝廟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1. 郭運騰主編鶴山縣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鶴山縣誌.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1.03: 585. ISBN 7-218-03593-0. 
  2. 王曙星主編. 江門好. 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 1999.08: 146–148. ISBN 7-80632-495-X. 
  3. 高小平著. 中國最後的狀元相國 陸潤庠. 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2014.11: 221. ISBN 978-7-5672-1090-5. 
  4. 廣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廣東省志 文物志.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7.04: 223. ISBN 978-7-218-05511-4. 
  5. 江偉良主編. 小城故事 鶴山. 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 2009.04: 216. ISBN 978-7-5362-3958-6. 
  6. 張磊,李皖兒,儲塗應主編. 走遍鶴山. 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2003.10: 146. ISBN 7-81036-692-0. 
  7. 鶴山市《共和鎮志》編纂委員會編. 共和鎮志. 2008.12: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