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公雞(程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公雞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大公雞》中國當代作家程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大公雞

童年是人生記憶中的第一縷陽光,是潔白心靈調色板上塗抹的五彩繽紛的色彩,是地平線那邊的神秘世界童年似漫天的繁星,每一顆都有着美好的回憶。

家裡曾經養了一隻大公雞,大公雞是母親從門口小販手裡買的,當時抓了六隻,這六隻小雞身上被染得五顏六色的,母親把它們裝在一個紙箱子裡,每天泡小米餵它們,隨着時光的流逝,小雞一天天長大,褪去了原來的絨毛,身體上到處裸露着肉紅色唧唧地叫着,母親在院子裡給它們整理出一片空地供它們自由活動,有人經過,它們就會用驚恐的眼神打量着四散逃開。

兩個月後,這幾隻小雞兒已經長出了漂亮的羽毛,顏色各異,公雞整體顏色發紅,脖子周圍則是一圈金色羽毛,尾巴上兩根高翅的翎子閃着幽藍的亮光,五隻母雞,三隻黃中帶黑,兩隻純白。

父親在西牆角給它們搭了一個窩,泥磚壘築方方正正,正中開一小門,供雞們出入,雞窩頂上靠着牆的是一排小窩,是母雞下蛋的地方,又在雞窩周圍用鐵絲給雞們焊了個雞舍,公雞很愛美,常常站在雞窩頂上沐浴陽光梳理羽毛。

這幾隻雞前幾次進窩還需要幫助,拿一根樹枝在地面和雞窩之間搭一個斜坡,它們會藉助斜坡進入雞窩,以後,它們的翅膀逐漸有力,黃昏時分,它們身體稍作下蹲張開翅膀撲稜稜一下就飛進窩裡,頭向外並排擠在一起,有時看着天已擦黑,可它們遲遲不肯進窩,在雞舍里徘徊,好像還沒吃飽,這時母親就說:「明天又要下雨了」,說着便拿起一個玉米棒子剝下玉米撒進雞舍里,只等它們吃飽喝足後這才飛向雞窩,從此,我得到預報天氣的素材,那就是雞不進窩說明第二天要下雨或下雪。

有一天凌晨,當我聽着左鄰右舍的公雞此起彼伏的雄壯歌聲時,忽然耳邊傳來一個很生疏的聲音,那是一個很稚嫩很蹩腳的叫聲,聲音短促,底氣不足,有點羞澀,有點牽強,但的的確確是公雞的叫聲,等它再次鳴叫時,我確認了這聲音是來自院中的那隻半大公雞,

又一年楊柳吐綠時,我家的公雞已出落得英姿颯爽,滿身帥氣,它高昂着頭顱時刻保持着優美的儀容,大而挺的雞冠宛如一束正在含苞怒放的雞冠花,它前胸寬闊,羽毛光亮華麗,一派紳士風度,它寸步不離地環繞在五個母雞周圍,無微不至關懷着母雞們的一舉一動,每次往雞槽子裡倒雞飼料的時候,大公雞都退閃一旁,看着母雞們爭先恐後地啄食,等母雞們吃飽後,它才走到雞槽跟前進食,有時候我故意氣大公雞,就跑到雞籠子跟前,抬起腳去踢那些正在吃食的母雞,母雞們驚慌的咕咕叫着四散逃開,大公雞頸羽扎煞着,怒目圓瞪,展開雙翅撲向我,只可惜,雞籠子擋着,它撲不到我,只能一次次憤怒地撞擊着籠子,臉紅脖子粗的瞪視着我。

夏天和秋天雞是不用餵食的,田野里,樹上的蟲子就是它們的最愛,這時候我們這些小孩就拿着小鏟子和罐頭瓶去樹林裡抓蟲子,哥哥找樹皮鼓起有節的樹幹,然後用鏟子鏟鼓起的樹皮,一條條色彩鮮艷肉呼呼的大胖蟲子就出來了,有青色還有紅色的其間夾雜着綠色或白色,有點像小時候吃的螺絲塘。回到家,我們倒給雞,母雞們一哄而啄,公雞則悠閒的紳士十足的踱着方步看着母雞啄食,當它發現一條蟲子跑到腳下的時候,便會咕咕地叫着,把蟲子啄起又放下招呼母雞們快來就餐,當母雞享用了它的恩惠後,它又會張開一側的羽翼繞着母雞行走半圈以示愛意。

隔年鬧起了雞瘟,五隻母雞無一倖免,只有大公雞活了下來,父親把雞籠子也拆了,大公雞變成了一隻自由的公雞,它每天威風凜凜目空一切的在院子裡巡視,高高的紅冠張揚着,誇張的尾羽彎成一道漂亮的弧線,那圓溜溜的眼睛光亮里透着不怒自威的傲慢,爪子又大有厚,雙腿矯健有力,我們出來進去它從不避讓,時而傲然長鳴,時而閒庭碎步,如果你對它稍有不遜,它立刻衝上來與你決鬥,有一次,它在大門口妨礙我開門,我用腳表示一下踢它的意思,這樣我就冒犯了它,追着過來啄我,我調轉頭往回跑,砰關上門,過了一小會兒,我估計大公雞已經忘記了,打開門,剛一探頭,沒想到這傢伙居然躲在門旁邊的角落裡搞偷襲,它一竄半米高啄向我,我嚇得一閃差點摔個跟頭,媽媽聽見動靜,撿起火鈎子扔向大公雞,大公雞見狀, 挓挲開雙翅,脖子上的羽毛像要開河時的冰凌一片片豎立起來,拉開架勢要與母親進行搏鬥,母親拿起燒火棍將大公雞打得滿地雞毛,邊打邊說:「看你還敢啄人」大公雞見母親來真格的又鬥不過母親,只好悻悻然落荒而逃,但目光里充滿了敵意,從此,大公雞見了我,羽毛立刻倒立起來,警覺地看着我,我目不斜視,只用餘光瞄它,免得它認為我又冒犯它,這樣我們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無事。

我家的院子當時很大,院裡種滿了鮮花,在花團錦簇了二年之後,被居委會告知面積太大影響不好,因此,在一個星期天全家總動員把大院改成了小院,心中憋悶,大公雞大概也有同感,不在院子裡巡視了而是撲騰着翅膀飛到涼房頂上或者牆頭上,金雞獨立的傲視遠方。

一天父親的同事來家裡,他推開門剛進院,大公雞像一隻老鷹帶着一股風從房頂上俯衝下來,父親的同事還沒有反應過來,耳朵上的肉已被啄去一塊,血順着臉頰流下來,父親勃然大怒,要把大公雞宰了,大公雞撲騰着翅膀迅速飛到房頂,威風凜凜的俯視着我們。

我家的大公雞因為高大、好鬥、兇悍而出名,我們周圍的鄰居無論大人小孩都有些懼怕它,它像狗一樣能夠看家護院,人怕出名,豬怕壯,因為大公雞盛名在外,竟然有人下挑戰書挑戰我家的大公雞。

哥哥有個同學比哥哥高一屆綽號叫雞膀子的,他家也養了只兇悍的大公雞,一天,他找到哥哥,提出讓兩隻大公雞決鬥,問哥哥敢不敢,看哥哥猶豫他又補充一句,輸的一方給贏的一方家裡摟柴禾兒,哥哥欣然應允,時間定在第二天的下午放學後,地點就在學校附近東邊的大土坡上。

第二天下午差不多半數的同學都跑來觀戰,大土坡上,我家的大公雞在陽光照耀下羽毛紅得發亮,尾巴上兩根高翅的翎子閃着幽藍的光,雞膀子家的大公雞羽白如雪,兩隻大公雞在對峙,它們相距很近,都把脖子伸得很長,羽毛怒張,拍打翅膀,磨礪着尖嘴利爪,隨時準備搏鬥,我家的大公雞忽然騰空而起閃電般發起進攻,兩隻爪子伸向白公雞,來個惡虎掏心,白公雞不甘示弱,迅速躲閃向一側歪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行反撲。大公雞由於在空中使不上勁,眼看對方已經閃開,只好借勢兩隻腳落地,說時遲那時快,白公雞在閃開的同時來個旱地拔蔥,騰空一躍兇猛異常,對着大公雞的冠子啄去,這一絕招又狠又快,大公雞躲閃不及冠子被啄出血來。

被啄的大公雞驚叫一聲後退了幾步,頓時發起怒來,只見它脖子上的羽毛一根根豎了起來,伸着頭一雙圓眼直勾勾盯着白公雞,恨不得一口就把它吞掉,白公雞也不甘示弱,昂着頭,雞冠不停抖動,頸羽扎煞着,盯着對手繞來繞去似乎在尋找戰機,突然,大公雞斜着身子飛起來,翅膀不停的擊打,鋒利的爪子狠狠蹬向對手,一爪子把白公雞蹬翻,大公雞乘勢撲上去,用尖銳的利嘴對着白公雞的頭一陣猛啄,鮮紅的血從白公雞頭上流下來,白公雞像賭輸了眼的賭徒,一個翻身撲騰翅膀站了起來,弓着腰脖子上的羽毛像扇子一樣散開,怒氣沖沖撲向大公雞,在大公雞的脖子上一陣猛啄,大公雞不甘示弱,脖子上的羽毛炸開,拍打翅膀迎戰,伸出爪子抓對方,兩隻大公雞跳來跳去,拍打脖頸、足蹬胸部、啄擊頭部、擰住冠子不鬆口,飄落的羽毛在空中飄落。互相撕扯中大公雞驟然跳後一步,扇動翅膀騰空一躍,伸出利爪一個老鷹捕食撲向白公雞,白公雞躲閃不及,不偏不倚正啄在白公雞的右眼上,白公雞慘叫一聲,腳步立刻變得像喝醉了酒的醉漢踉踉蹌蹌,人們已被這激烈的打鬥場面驚呆了,個個瞪目乍舌。

夕陽西下,晚霞染紅天邊。

兩隻大公雞的頭顱和脖頸也被獻血染紅,大公雞金色圍脖血跡斑斑,冠上的肉也被啄去一大塊耷拉在頭的一側。白公雞白色羽毛快被染成紅色,一隻眼睛被啄瞎腳步踉蹌慘不忍睹。

大公雞在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後恢復自如,白公雞的運氣可是不好,沒過幾日便成了主人家的下酒菜。

時間一出溜又是半年,這半年我家的大公雞開始變得反常起來,過去忠於職守,愛崗護家,現在隔三差五的玩失蹤,經常是神出鬼沒,神龍見首不見尾,後來更是離譜,連着十來天不曾露面,附近尋找不知所蹤。

家裡人議論,這大公雞太好鬥了,指不定出去打野架尋碴被江湖高手做掉了。表姐來家閒聊中,媽媽說起大公雞走丟的事,表姐說:前段日子,她家新搬過來的鄰居養了七八隻雞,好像聽他們嚷嚷說多了一隻公雞攆都攆不走,問媽媽要不要去看看,表姐家和我家隔着一條馬路,不在一個街坊,媽媽表示懷疑,大公雞不能跑那麼遠吧,我和哥哥自告奮勇要去看看。

我們隨表姐來到鄰居家,表姐說明來意,鄰居很熱情,領我們拐到後院雞舍,果然看見我家的大公雞被圍在一群母雞中間,一副怡然自得的表情,它看到我們似乎不認識了一副愛搭不理的樣子,呵呵,怪不得樂不思蜀玩失蹤敢情是陷在溫柔鄉里了。表姐從家裡拿出一個蛇皮袋子,哥哥跳進雞舍,在母雞們的一片驚叫聲中,用雙手緊緊卡住大公雞的翅膀,大公雞奮力反抗着,兩隻腳爪不住的蹬踏,胸腔里發出低沉的嘶鳴,但這一切都是徒勞,它最終還是被結結實實捆住了雙腳裝進蛇皮口袋裡。

回到家,媽媽用剪刀剪掉了大公雞翅膀上能飛的羽毛,這下大公雞不幹了,水不喝,食不吃,整天在院子裡面撲棱着翅膀低飛亂跳的發脾氣。媽媽把青菜切碎拌上玉米面餵它,這是大公雞平日裡最愛吃的飼料,但是,它看也不看,眼皮都不曾撩一下,媽媽安慰它「你也別太難過,食還是要吃的,從妻妾成群一下子變成光棍漢是不太好受,等開春再給你買回幾隻小母雞與你作伴」,大公雞置若罔聞。

大公雞得了抑鬱症,一個星期後它迅速消瘦,羽毛暗淡兩眼無光,腦袋耷拉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媽媽看它可憐,怕它死去,沒辦法最後又把大公雞送回表姐的鄰居家,鄰居過意不去要給錢,媽媽也沒要。

從此,大公雞的生活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它也成為了雞裡面最幸福的上門女婿,又過上了妻妾成群的生活,與我家的緣分就此畫上了句號。[1]

作者簡介

寇玉苹,四川邛崍市貓兒愛斑魚莊合伙人《新蕾》雜誌編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