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是復旦大學[1]二級學院,是復旦大學面向外國學生進行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的專門機構,招收本科生、碩士研究生、語言進修生、普通進修生、高級進修生和短期留學生,每年約3000人次。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被譽為「小小聯合國」。學院組建於1987年5月。

學院慨況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經過多年建設,已形成一支學科結構與年齡層次比較合理、業務素質良好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專職教師50多人,學術背景以漢語言文字學和對外漢語為主,同時包括文學、文化、歷史、哲學、外語、經濟、國際關係等各個方面。

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學院已形成了以「細化級次,逐層遞進」為特色的較為成熟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制訂實施包括教學總體設計、課程設置、測試和評估等方面的一整套教學管理制度。

學院教師出版專著100餘部,教材數十套,辭書近百部,譯著數十部,發表論文千餘篇,完成國家社科和省部級科研項目70多項[2],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6項。其中影響較大的漢語和中國文化教材有: 《今日漢語》(共14冊)、《新漢語課本》(共8冊)、《標準漢語教程》(共12冊)、《拾級漢語》、《新編漢語速成教材》(共6冊)、《中國文化系列教材》(共7種)、《當代中文》(共14冊)等。

1993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學院開設了專門面向外國留學生的本科專業「中國語言文化專業」(現為漢語言對外專業)。該專業現設語言文化和商務漢語方向,目前在校學生共200多人。復旦大學本科教育推行書院制改革,漢語言專業學生屬任重書院,學生可與著名學者近距離交流,參與各類社團活動,學校通過開展通識教育使學生既有紮實的專業基礎,又有寬厚的知識面。

學院自2006年起設立碩士點,招收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研究生(科學型),2009年起增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專業型),目前有120餘名在校研究生,來自中國、西班牙泰國奧地利韓國俄羅斯日本巴西越南等世界各地。學院經常組織學術講座、教學競賽、文化考察等活動。2008年開始,部分研究生赴英國德國瑞典新西蘭等國進行教學實習。

視頻

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相關視頻

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2016屆碩士研究生畢業大片
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2016屆碩士畢業紀念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