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坐落於江蘇省南京市漢西門內堂子街74號,此處建築為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曾為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屬官的衙署。1952年在正廳及二廳的石灰牆面和板壁上發現了太平天國時期遺留的18幅水墨彩畫[1],表現內容為山水或花鳥,筆法粗獷濃艷,頗具鄉土氣息。1988年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現
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漢中門附近堂子街88號一座古宅,此房原系地主李奉先所蓋,新居落成時正值太平軍攻占南京,他便棄屋而逃,這裡成了東王楊秀清下面署官的一個衙署。1952年被發現後,市文管會立即進行修繕並加以保護。這座建築第三進的牆壁與屏風門和第五進的木板壁與門楣上,保留下來18幅墨跡清晰、色彩艷麗的壁畫,經太平天國史專家羅爾綱鑑定,確認為太平天國時期的藝術作品。
分析
太平天國時壁畫比較盛行,據丁守存在《從軍日記》中記載,太平軍在廣西時衙署之門就有「內問塗黃,對畫龍虎」的壁畫,每攻下一城一縣,都在牆、門、梁、枋上作畫。建都天京後,設在上街口(今洪武路)的繡錦衙主彩畫事,多以兩湖太平軍中的「知畫者」為骨幹,兼收民間畫師、畫匠和部分士大夫畫家。知名的有揚州的洪福祥、鄭長春、李匡濟、虞蟾、陳崇光,安徽的羅琪,浙江的朱彝,常州的江鑒,無錫的方梅生,虛谷、任伯年也曾和太平天國有過關係。
保存
堂子街的壁畫經過130餘年的雨淋風化,不少已褪色、剝落,但其中有幾幅水墨重彩畫,卻較好地保存了下來[2]。如描寫燕子礬三面懸絕的《江天亭立》,反映棲霞山層巒疊峰的《雲帶環山});無不筆觸粗擴,意境新奇。花鳥走獸方面有《荷花鴛鴦》、《柳陰駿馬》、《金獅戲球》、《雙鹿靈芝》、《孔雀牡丹》。直接反映軍事鬥爭題材的首推《防江望樓》。望樓系防禦建築,平時用於瞭望,偵察敵情,戰時則用於指揮出擊或鳴金收兵。望樓五層高,備四色旗、燈。如遇敵情,白天舉旗、夜晚掌燈為號,遠近軍民根據信號判斷方位,目標準確,出擊迅速,往往取勝。這幅壁畫生動地反映了天京軍民時刻以戰鬥姿態保衛着首都的安全的真實情景,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視頻
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裡的風雲往事 ,搜狐,2017-11-29
- ↑ 最南京|大隱隱於市——堂子街上的太平天國壁畫藝術館,搜狐,201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