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孔肯雅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基孔肯雅熱法語:Fièvre Chikungunya ; 英語:Chikungunya),又譯為契昆根亞熱、奇昆古尼亞熱,是因為基孔肯雅熱病毒(CHIKV)造成的感染。症狀包括發燒及關節痛,一般於感染病原體後二至十二天內會出現症狀 。其他症狀可能包括頭痛、肌肉痛、關節腫脹及紅疹。大部分人的病情在一周後會好轉,偶爾關節疼痛會持續到幾個月。此病的致死率約為千分之一,非常年幼、年長或是有其他健康問題的人有引發其他嚴重疾病的風險。

基孔肯雅熱毒會透過二種蚊子傳播:分別是白線斑蚊埃及斑蚊[1],它們主要是在白天出沒尋找獵物叮咬 。病毒的自然宿主包括有鳥類齧齒目。此病的診斷方式可以藉由檢查血液,看是否有病毒的RNA或是對抗病毒的抗體,但其症狀有可能會和登革熱及茲卡熱混淆 。一般認為大部分患者經歷一次基孔肯雅熱毒感染後就會免疫。

預防此病的最佳方式是蚊蟲防制,並且避免在流行基孔肯雅熱的地區被蚊子叮咬。減少蚊子接觸水的可能性,並且使用防蚊液或是蚊帳對於防叮可能會有幫助 。到2016年為止,沒有基孔肯雅熱的疫苗及特別的治療方式 。建議的治療方式包括休息、補充流體、以及用藥物來改善發燒及關節痛的情形。

基孔肯雅熱通常出現在非洲亞洲,但在2000年代也曾經在歐洲美洲暴發過 。在2014年有超過一百萬的此病疑似病例,美國本土的佛羅里達州在同年也曾出現過病患,不過在2016年時美國本土已未出現本地感染的病例。此病是在1952年首先在坦桑尼亞發現 。Chikungunya是源自Kimakonde語,意思是「痛的將身體彎起來」。

傳播媒介與症狀

此病於1952年被發現。此病像登革熱一樣由蚊傳播,主要傳播媒介為白線斑蚊。人類被帶有基孔肯雅熱病毒的蚊子叮咬後,便會患上基孔肯雅熱。患者會持續發高燒、脫水和嚴重出疹。「Chikungunya」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語,意指「彎腰」,因病人會關節腫大痛楚,不得不彎腰行走。目前世上還未有防治此症的疫苗或藥,治療以減輕症狀為目的。大多數患者可以完全痊癒,關節痛持續數天至數周后就會消失,但有些人的關節痛或會持續更長時間[2]。此病的嚴重併發症不常見,但老人有可能因此病致死。

在非洲的大爆發

香港明報》報導,法國衛生部長貝特朗表示,留尼汪僅2006年1月已有77人直接或間接死於此病,從2005年3月,先後有15.7萬人感染,占總人口兩成。貝特朗說:「現時的致命情況前所未見。」他又稱病原蚊子在法國東南部亦有發現,但拒談詳情。

疫情是在2005年12月開始突然迅速擴大。除留尼汪,同樣位於非洲東岸對出的塞舌爾、毛里求斯、馬達加斯加、科摩羅群島等亦受波及。法屬馬約特島1月底才得56宗個案,目前已激增至1350宗。塞舌爾和留尼汪等均為旅遊勝地;留尼汪是歐洲遊客鍾愛地,亦有少數華人居住。

視頻

基孔肯雅熱 相關視頻

柬埔寨暴發基孔肯雅熱疫情,上千人感染
昆明海關檢出多例寨卡病毒、登革熱、基孔肯雅熱 警惕蚊媒傳染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