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加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基加利

基加利盧旺達首都,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和避暑遊覽勝地。位於國境中部高原。是一座海拔1700多米的新興山地城市,雖然距離赤道240公里,但因地勢較高,加上季風帶來的雨水,年平均溫度19℃,氣候清爽宜人,全城居民散居在十幾個山頭上,山山相連,崗崗環繞,林木蔥鬱,花果飄香,蝶飛鳥鳴,環境幽雅,被人們稱為「非洲的避暑勝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基加利 外文名稱 Kigali
行政區類別 首都 所屬地區 盧旺達
電話區號 +256(國際長途) 地理位置 盧旺達中部高原
人   口 113萬(2015年) [1] 機   場 基加利國際機場

城市簡介

位於卡蓋拉河上游,居民散居在十多個山頭上。人口約20萬(1987)。咖啡、牲畜、皮革、糧食的重要集散地。附近多錫礦和黑鎢礦開採。有製革、製鞋、金屬加工、食品、收音機裝配等小型工業。設有高等技術學校等文教設施。公路中心,通國內主要城市和烏干達、布隆迪等國,並有國際機場。城市散布在10多個山頭上,房屋、道路依山而築,層層疊疊、逶迤交錯。市中心為商業區,有濃厚民族色彩的露天大市場。與基加利山遙對的卡丘魯山,是新市區,政府各部的大樓均集中在此。新市區與老市區之間有6千米長的寬闊柏油馬路相連。

人文民族

胡圖人占總人口的90%;圖西人可能具有尼羅人的血統,幾乎占10%;特瓦人,屬俾格米族。胡圖人和圖西人使用同一語言,盧旺達語(基尼亞盧旺達語),屬於同一社會結構和宗教信仰。不過在盧旺達的傳統社會中,圖西人構成少數貴族,擁有土地和牛群,而胡圖人則是處於從屬地位的自耕農民。他們是受圖西人束縛的奴僕和依附者,負責看管牛群和種植大蕉、粟和薯蕷類等作物。盧旺達王國的統治者姆瓦米通過圖西族酋長和軍事首領統治集團進行統治,而酋長和軍事首領則對當地胡圖族農民村落進行統治並收取納貢。特瓦人則一直從事打獵和制陶。盧旺達語和法語為官方語言,但斯瓦希里語方言也普遍使用,特別是在阿拉伯人或受阿拉伯人影響的城鎮區。基督教徒(天主教徒為主)占總人口的2/3,其餘多信奉伊斯蘭教和傳統宗教。

城市經濟

農業占生產總值的2/5以上,占用約9/10的勞動力。主要糧食作物有大蕉、甘薯、木薯、馬鈴薯、高粱、大豆和香蕉。經濟作物有咖啡、茶葉、甘蔗、殺蟲菊和奎寧。養有大批牛羊。林業和漁業主要是地方性經濟活動。捕魚作業全在基伍湖或江河中進行。狩獵仍然在特瓦人中盛行。砍伐的林木和灌木多用作燃料。礦產以錫和鎢為主。 製造業約占生產總值的1/7,但占用不到2%的勞動力。主要產品包括加工食品、棉織品、水泥、油漆、藥品、植物油、肥皂、火柴和家具等。

城市美景

終年如春的氣候,造就了基加利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得這裡景色如畫,猶如人間仙境。市區除了波平如鏡的山間湖泊和茂密翠綠的樹林灌木之外,單就市區十幾座大小山丘而言,也是千姿百態,別有一番情調。有的山頂呈橢圓形狀,酷似一個饅頭;有的兩山起伏相連,恰似手拉着手的親兄弟;有的巍峨聳立,傲首藍天,如同一位不懼困苦的勇士。山上咖啡樹林成片,嶺嶺香蕉樹叢生,每一座山崗都是綠樹成蔭,鮮花盛開。 基加利地區雨量充沛,年均降雨在1200毫米到1600毫米之間,雨季里幾乎天天一場大雨,每次降雨時間並不長,30分鐘到1個小時,雨後風和日麗,萬物生機。也正是由於基加利所處的地勢較高,加上降雨充足,不僅植被茂盛,而且氣候涼爽,空氣清新,再加上食宿條件方便,旅遊景點眾多,難怪人們將這裡稱為理想的避暑勝地,每年都有大批的外國遊客、特別是那些西方國家的遊客紛至沓來,親身體驗非洲赤道附近大自然的獨特風情。

城市交通

基加利國際機場(英語:KigaliInternationalAirport,IATA:KGL,ICAO:HRYR),舊名格雷瓜爾·卡伊班達國際機場(GregoireKayibandaInternationalAirport),是盧旺達首都基加利的主要機場,也是該國的空運樞紐,亦作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戈馬和布卡武的過境機場。基加利國際機場位於基加利東部市郊,距基加利市中心12千米,2004年接待乘客135,189。

中盧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發展順利。2006年雙邊貿易額3429萬美元,同比增長45.7%。隨着埃航簽署北京泛源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作為貨運代理企業,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經營的航線,建立起達基加利與中國大城市交流的紐帶,並促進兩國的經濟文化進一步交流。

94年大屠殺

盧旺達是非洲中部一個僅有800多萬人口的內陸小國,國小名微,許多人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它。在西方殖民者還沒侵略盧旺達之前胡圖族和圖西族之間本來沒有矛盾,後來西方殖民主義者對盧旺達實行「間接統治」和「分而治之」的政策:先用膚色較淺的占人口14%的圖西人統治占人口85%的胡圖人,西方殖民者離開盧旺達時又利用胡圖人反對圖西人並統治圖西人,此後針對圖西族的暴力活動時有發生,矛盾就這樣被悄悄地埋下,從而導致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先後發生4次大規模部族流血衝突。數萬名圖西族人先後被殺,一批又一批圖西人被迫逃往鄰國,截至1990年10月,流亡國外的難民多達50萬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圖西人。盧旺達國土面積僅有2.6萬平方公里,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盧旺達許多農民無地可種,難以謀生。在此情勢下,流亡國外的難民要回國,而國內居民又擔心危及自身生存從而反對,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1990年,僑居在烏干達的圖西族難民組織盧旺達愛國陣線就與胡圖族政府軍爆發了內戰。在周邊國家的調停和壓力下,1993年8月,盧政府和愛國陣線在坦桑尼亞北部城市阿魯沙簽署旨在結束內戰的和平協定。即將到來的和平令盧政府高層中的極端勢力感到恐懼,他們逐漸對哈比亞利馬納總統感到不滿,認為他在與愛國陣線的談判中讓步太多。

1994年4月6日,盧旺達總統和布隆迪總統同乘的座機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上空墜毀,兩國元首同時罹難。儘管此事至今沒有定論,但人們普遍相信飛機是被導彈擊落的,是胡圖族極端分子蓄意製造的一起陰謀,目的是嫁禍於圖西族。哈比亞利馬納遇難後,數小時後,以胡圖族為主的總統衛隊和以圖西族為主的盧旺達愛國陣線在基加利市區爆發激烈衝突,衝突迅速蔓延至全國,演變成一場胡圖族軍人、民兵和平民對圖西族人展開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盧旺達大多數劊子手使用的殺人兇器不是槍炮也不是毒氣,而是他們在田間勞作時所用的砍刀、木棍、鋤頭或其它農用工具。在胡圖族極端分子的宣傳中,盧旺達國家被比喻為一個大花園,胡圖人極端分子在其中享受着其追隨者們「割掉莠草」、「砍倒高樹(成年人)」和「樹芽(孩子們)」慘絕人寰的「樂趣」。

4月21日,躲藏在穆蘭比技術學校里的圖西族人遭到胡圖族武裝的屠殺,一天一夜間,有5萬多人倒在了血泊中。殺紅了眼的胡圖族民兵手持砍刀、棍棒和長矛瘋狂追殺圖西族人,甚至連老人、孩子和孕婦也不放過。

根據國際紅十字會估算,在短短100多天大屠殺和武裝衝突里,盧旺達700多萬人口中有近100萬人被殺伢,400萬人無家可歸,其中200萬人逃往國外,釀成了世紀罕見的災難。這次仇殺的被害者大多為圖西族人,不僅如此,胡圖族屠殺者對主張民族和解的本民族同胞同樣濫殺。

風俗習慣

基加利人愛喝國產的香蕉啤酒,這種酒清香甘醇,風味別致。另有一種芭蕉啤酒,飲時用細竹管插入瓶內,大家輪流吸飲,表示親如一家。由於盧旺達氣候條件優越,雨量充沛,國土60%以上的地區適合香蕉的生長。在那千山萬嶺上,最為醒目的就是那叢叢簇簇的蕉林。但是,在盧旺達,這種香甜可口的熱帶水果主要不是作為果品食用,而是為了釀酒。據說,盧旺達所產香蕉的90%都被用來釀製各種啤酒。香蕉啤酒清香甘醇,馳名非洲,可與「地中海的葡萄酒」媲美。基加利人也以此為榮,對他們的香蕉啤酒懷有深厚的感情。婚喪禮儀和宗教慶典,香蕉啤酒是必不可缺的佳品;賓朋暢敘友情時,斟酒碰杯,也少不了它;節慶日子,親朋好友或左鄰右舍走訪串門,香蕉啤酒又成了饋贈親友的上好禮品。因而,一個基加利人,如果沒有香蕉,就面臨失去朋友、被人看不起的窘境。可見香蕉不僅是基加利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還關係到他們的社會地位。所以在農民蓋新房時,他最關心的就是在住宅周圍上一塊園地,種上幾株香蕉。在農村,真可說家家種香蕉,戶戶會釀酒。

基加利人講究禮貌,待人斯文,這種注重禮儀的民族傳統習俗總是給外來客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他們與人見面時,青年人多行舉手禮,中、老年則多行脫帽禮,在官方場合行握手禮。基加利人素有助人為樂的美德,外國朋友遇到困難,素不相識的基加利人會主動幫助,而且不會索要報酬。即使被幫助者主動付給他們報酬,他們也要婉言謝絕。

相關特色

盧旺達的「笑樹」 非洲東部盧旺達的首都基加利,有個芝密達蘭哈德植物園,園裡有一種會發出「哈!哈!」笑的樹。初到植物園的人往往被這笑聲所戲弄,對此迷惑不解,聽到「哈!哈!」笑聲卻看不到發出聲的人。原來笑聲是樹發出來的,當地人稱這種樹叫笑樹,笑樹是一種小喬木,能長到七八米高,樹幹深褐色,葉子橢圓形。每個枝杈間長有一個皮果,形狀像鈴鐺。皮果內生有許多小滾珠似的皮蕊,能在果皮里滾動。皮果的殼上長了許多斑點般的小孔,每當微風吹來,皮蕊在裡面滾動,就會發出「哈!哈!」的聲響,很像人的笑聲。

相關視頻

1、盧旺達 首都 基加利

2、走向世界各地:去基加利之旅,享受動感十足的一天旅行!

參考來源

  1. 盧旺達國家概況 ,外交部,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