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坊子鎮

中文名 :坊子鎮

所屬地區: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

坊子鎮,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小鎮。小鎮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是膠東半島重要的工商業市鎮。 [1]

目錄

概況

坊子鎮建制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因膠濟鐵路建成坊子火車站後,人口驟增,生意日繁,故闢為商埠,設坊子鎮。「坊子」一名的由來,因當時濰縣通往安丘、諸城的官道(驛道)路側有一旅店,名叫「坊子店」,其生意紅火,遠近聞名,故而襲用。 坊子鎮清末屬萊州府,1914年裁府設道,屬膠東道。1925年改屬膠萊道,1928年廢道, 屬濰縣。1948年濰縣解放,稱濰坊市第四區。1956年7月改名為濰坊市坊子街道辦事處。1984年5月隨坊子區區劃調整,正式設立坊子區坊子鎮。1985年5月與寧家溝鄉合併。1992年1月由其中分設出坊城街道辦事處。 坊子鎮 位於濰坊市南郊,毗鄰濰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鎮轄23個行政村,總人口2.3萬人,耕地面積2萬畝,總面積30平方公里。連續兩屆榮獲山東省「雙百」精神文明建設「明星鄉鎮」稱號;並被評為濰坊市首批「省級文明鎮」;已連續2年被評為濰坊市鄉鎮企業「十強鎮」 。1995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3.1億元,實現利稅1.45億元,財政收入7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10元。 1995年,坊子鎮實施「工業興鎮」戰略,全年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1.43億元,新上、 技改、擴建項目83個,其中過500萬元的項目8個,過千萬元的項目3個。至1995年底, 企業集團發展到13個,其中,省級企業集團1處,市級企業集團12處。鎮辦企業16處,村辦企業109處,個體私營工業企業130處,形成了煤炭、建材、機械加工、輕紡、電子、化工、食品、木製品加工等優勢產業。在俄羅斯設立了辦事處,在山西孟縣開發了一座年產10萬噸的中型煤礦,在內蒙包頭、甘肅蘭州、江西景德鎮辦獨資企業3家,年創利稅200多萬元。 農業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 1995年,全鎮共建成蔬菜大棚309個,養雞大棚340個, 生豬養殖區10個。同時,牛、羊、狐、貂、淡水魚類、康貝爾旱鴨等動物養殖也都有了較大發展。 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長足發展。每年一屆的農民文化藝術節已辦8屆。投資627萬元,以優異成績通過省「雙基」教育達標驗收。「雙擁共建」成績顯著,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山東省軍區授予「擁軍優屬模範單位」榮譽稱號。

地理位置

該鎮位於坊子區西部, 鎮機關駐地距區政府所在地8公里。東與車留莊鎮、安丘市南流鎮相接,北與鳳凰街辦、奎文區的二十里堡鎮交界,西與埠頭鎮相鄰,南與荊山窪鎮接壤。

自然狀況

該鎮地處山東半島中部、山東南部丘陵與濰北平原交界地帶,地勢南高北低。東西最大距離7.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7公里,全鎮占地面積279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923公頃。 主要河流虞河、漿溝河,境內流長13.2公里,流域面積25.7平方公里。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穀子、地瓜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 全鎮轄21個行政村,總人口為1877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8‰。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為22人,占全鎮人口總數的0.12%。全鎮有劉、李、張、盧、陳、辛、徐等58個姓氏,其中劉姓最多。

經濟狀況

建國初期, 全鎮國民生產總值50萬元,1978年為200萬元,1986年鎮村企業發展到51處, 職工4375人, 年總產值1825萬元,實現利潤223.6萬元。1987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5169萬元,工農業總產值3577萬元。2000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2.59億元, 第一、二、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為6%、70.9%和23.1%,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7.3億元, 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03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75元。該鎮工礦企業發達,自1948年解放以來境內先後建起粘土礦、矽材礦 (後改為坊子陶瓷廠)、裕魯化工廠、糧食加工廠、濰坊磚廠、濰坊瓦廠、五金修理廠(後改為汽車工具廠) 、隨機工具廠、爐渣磚廠、瓷管廠(後改為耐火材料廠)、無線電元件廠和紅泥窪煤礦、大路邊煤礦、濰坊發電廠、坊子酒廠、濰坊玻璃製品廠、坊子內燃機配件廠、濰坊服裝四廠等工礦企業,至1986年境內建成省屬企業2個,市屬企業1個,區屬企業近20個,鎮辦企業12個。坊子鎮發展成為全省粘土供應基地、濰坊地區建材基地和煤炭供應基地。坊子內燃機配件廠(前寧家溝村村辦企業)1987年被評為山東省鄉鎮企業示範單位。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