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荊山窪鎮 |
中文名 :荊山窪鎮 所屬地區:中國濰坊 |
荊山窪鎮西靠白浪河水庫,北鄰濰坊機場,距市區中心13千米。荊山窪鎮 位於坊子區最南部,1983年12月建鎮,總面積32.1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總人口1.55萬人。206國道穿鎮而過。 [1]
簡介
1995年工農業總產值4.6億元,比上年增長11%; 農民人均純收入2311元,比上年增加483元。全鎮有15個村跨入小康村行列。 荊山窪鎮有豐富的石灰岩、粘土、紫砂土等土礦資源,建築陶瓷業歷史悠久,美林窯業有限公司和濰坊荊山水泥廠坐落於境內,是濰坊建材基地。該鎮利用資源優勢,發展建材業,至1995年底,磚瓦和陶瓷牆地磚生產廠家發展到21家。石灰岩開採、 粘土、紫砂土加工形成規模,產品銷往青島、淄博等地。依託206國道,發展建材市場和第三產業,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從而帶動工商企業的發展。到1995年,共投資2900萬元,引進客戶30多家,帶動全鎮發展工商企業1269處,個體私營業戶1193家,工業產值達4.2億元。 實施農業產業化戰略,調整產業結構,糧經比例為2∶1,糧食總產1196萬公斤。狠抓大棚養雞為主的多種經營,1995年發展養殖小區15個,養雞大棚580個,新建豬舍1000多間。出售肉食雞320萬隻,生豬6000多頭,純收入600多萬元。各項社會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先後被濰坊市委、市政府授予「新型小城鎮」和市級「文明鄉鎮」稱號,被山東省政府授予「村鎮建設新型鄉鎮」稱號。 荊山窪鎮耕地面積44187畝。2003年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實業經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荊山窪鎮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76億元,比上年增長16%;地方財政收入573萬元,比上年增長25%。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7億元,利稅848萬元, 分別增長8.6%和6%。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60元。 鎮域內有蟠龍山、荊山等山脈,有豐富的石材、粘土等礦產資源。北新建材集團濰坊產業園和方正建材集團兩大企業坐落該鎮, 有白浪河、范家溝等水庫3處。 全鎮有各類企業468處, 其中銷售收入過500萬元的10處,過千萬元的5處,過億元的2處, 產品主要有新型建材、衛生潔具、供水管道、精密鑄造、包裝材料、 耐火材料、乙炔系列、氧氣系列等10大類50餘個品種,年產紅磚5億塊。農業主要經濟作物有蘆筍、 草莓、 花生、 中草藥等, 其中蘆筍、草莓已發展到10000畝, 花生10000畝;林果主要有蘋果、桃、大櫻桃、布朗李等共10000畝;畜牧業已形成專業村20個, 30畝以上養殖小區43個,有各類養殖大棚356個,主要養殖肉雞、蛋雞、櫻桃谷鴨、肉牛、山羊等。另外,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水、電、路、通訊等設施良好,有電信和聯通兩處信號放大處理站,有大型變電站一座。
沿革
1958年成立石溝河公社,1983年設立埠頭鄉(1992年改埠頭鎮)、荊山窪鄉(1984年改荊山窪鎮)。1997年,荊山窪鎮面積32.7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東房仕、才子官莊、獅子口、霸王泉、西房仕、范家溝、大園、裴家河、辛莊、姜家莊、石泉子、岔子官莊、平柳院、河南、龍山坡、任家埠、白石、李家木莊、蓋家莊、史家莊子20個行政村;埠頭鎮面積28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東劉家埠、西劉家埠、馬司一村、馬司二村、馬司三村、馬司四村、張家柳溝、山北頭、小北窪、范家莊、鞠家莊、董家莊、大郭家、小郭家、宋相還、武建家、解家、冷泉河、侯家、唐家、東楊家坡、石溝河、陳家廟子、嵇家、蓮花池、後埠頭、前埠頭、王裴家、西楊家坡29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