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質裝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地質裝備(EquipmentforGeotechnicalEngineering)是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由中國機械裝備(集團)公司主管,中國地質裝備總公司和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361期刊網聯合主辦,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地質儀器分會共同協辦的地質裝備行業惟一的綜合性技術刊物。

期刊簡介

《地質裝備》創刊於2000年8月,是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中國地質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卓眾出版有限公司、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主辦,中國礦業聯合會地質與礦山裝備分會、中國地質學會探礦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地質儀器分會協辦的學術期刊。

據《地質裝備》2020年第6期期刊內頁顯示,《地質裝備》第二屆編委會有顧問4人、編委30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3人。

據2020年12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地質裝備》共出版文獻2560篇、總被下載149609次、總被引2745次,(2020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165、(2020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128。據2020年12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地質裝備》共載文1826篇、基金論文量為53篇、被引量為2209次;2018年影響因子為0.26。

辦刊歷史

2000年,《地質裝備》創刊,刊期為季刊[1]

2006年,該刊刊期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道內容

《地質裝備》主要報道中國國內外地質裝備行業(包括:地質機械、地質儀器、超硬材料及製品等)的新科研成果和發展趨勢;介紹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交流地質裝備的使用和管理經驗;刊登有關地質裝備行業的政策法規及市場信息。

主要欄目

《地質裝備》主要有專家訪談、專題講座、特別報道、企業之星、工地掠影、試驗研究、政策法規、管理前沿、產品展台、專利技術、信息快遞等欄目。

讀者對象

《地質裝備》的讀者對象主要是地礦、有色、冶金、煤田、核工業、水電、化工、建材、石油[2]、機械、建設、交通、鐵路、環保、軍工等部門從事地質裝備研究、設計、製造和使用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和現場施工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的師生。

人員編制

據《地質裝備》2020年第6期期刊內頁顯示,《地質裝備》第二屆編委會有顧問4人、編委30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3人。

主要欄目

本刊主要設有:專家訪談、專題講座、特別報道、企業之星、工地掠影、試驗研究、政策法規、管理前沿、產品展台、專利技術、信息快遞等欄目。

辦刊宗旨

《地質裝備》主要報道國內外地質裝備行業(包括:地質機械、地質儀器、超硬材料及製品等)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發展趨勢;介紹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交流地質裝備的使用和管理經驗;刊登有關地質裝備行業的政策法規及市場信息。

視頻

地質裝備 相關視頻

2019中國智能地質裝備技術發展論壇順利召開
虹邦地質裝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