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球環境學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地球環境學報》創刊於2010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主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的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

據2018年5月《地球環境學報》編輯部官網顯示,《地球環境學報》第一屆編輯委員會擁有編委85人(其中,中國國內編委59人,海外編委26人)。

據2018年5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地球環境學報》共出版文獻541篇、總被下載39278次、總被引708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544、(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27。

據2018年5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地球環境學報》載文量為295篇、被引量為233次、下載量為1250次;2015年影響因子為0.03。

辦刊歷史

2010年,《地球環境學報》創刊,當年共發行三期。

2011年起,《地球環境學報》為雙月刊,每年發行六期。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5年12月23日,《地球環境學報》開通官方微信公眾號。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擁有古環境研究室、現代環境研究室、粉塵與環境研究室、加速器質譜中心和生態環境研究室5個研究單元,擁有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1],中國科學院氣溶膠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陝西省加速器質譜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陝西省大氣污染與霧霾重點實驗室和陝西省環境保護大氣細粒子重點實驗室。

欄目方向

主要欄目

《地球環境學報》設有研究綜述、研究論文[2]、研究簡報、評論性短文、專論、聚焦、科普、會議、研究快訊、研究亮點等欄目。

人員編制

據2018年5月《地球環境學報》編輯部官網顯示,《地球環境學報》第一屆編輯委員會擁有編委85人(其中,中國國內編委59人,海外編委26人)。

合作交流

2011年5月24日下午,《地球環境學報》主編、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在關中大氣環境治理會議上,做了關於「關中大氣環境治理專項研究」的工作匯報。

《地球環境學報》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中國知網數據庫、萬方知識服務平台數據庫、超星數據庫、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台等收錄,是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地球環境學報》共出版文獻541篇。

據2018年5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地球環境學報》載文量為295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地球環境學報》總被下載39278次、總被引708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544、(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27。

據2018年5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地球環境學報》被引量為233次、下載量為1250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地球環境學報》影響因子為0.0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6598名。

榮譽表彰

2016年10月,《地球環境學報》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2017年5月27日,《地球環境學報》主編安芷生院士榮獲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地球環境學報》聚焦於報道全球變化研究,尤其是亞洲環境變化與全球變化相結合的研究成果,旨在促進地球系統科學發展,為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氣候、環境問題提供科學依據和交流平台。學報刊發反映地球環境科學領域研究的新成就、新技術、新方法文章,涵蓋環境地學、環境生物學、環境化學、環境水文學、環境監測與評價等相關學科。

《地球環境學報》第一屆編輯委員會領導

主編:安芷生(中國科學院院士)

副主編:丁仲禮(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孝炎(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衛健(中國科學院院士)

執行主編:陳怡平(研究員)。

視頻

地球環境學報 相關視頻

保護地球環境!建立社會公德!
地球環境出問題,未來地球溫度高達70℃,人類生活在「火爐」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