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土地購置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土地購置費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土地購置費指房地產開發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費用及全部涉稅費用,如契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但不包含商品房銷售後繳納的土地增值稅。

土地購置費的主要內容

土地購置費包括:

1.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土地補償費、附着物和青苗補償費、安置補償費及土地徵收管理費等;

2.通過「招、拍、掛」等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資金。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所支付的資金在房地產項目竣工後計入新增固定資產,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所有權所支付的出讓金不計入新增固定資產。土地購置費按實際發生額填報,分期付款的應分期計入。項目分期開發的,只計入與本期項目有關的土地購置費。前期支付的土地購置費,項目納入統計後計入。填報時應注意土地購置費與建安工程投資的匹配性,確保土地購置費占房地產開發投資比重應處於合理區間,不得超進度報送土地購置費,從而準確反映房地產開發投資進度。

投資額按工程用途分組:

1.住宅:指專供居住用的房屋。包括普通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別墅、公寓、各部門的職工家屬宿舍和集體宿舍(包括職工單身宿舍和學生宿舍)等供居住的房屋。不包括住宅樓中作為人防工程用的房屋,也不包括不住人的地下室。住宅按照戶型結構可以劃分為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144平方米以上住房等。

(1)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指在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建設的商品住宅中,套型建築面積不超過90平方米(包括90平方米)的住房。套型建築面積是指單套住房的建築面積,由套內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組成。現房應以商品房銷售合同中實際測繪的建築面積為統計標準,期房根據商品房預售合同中規劃設計面積進行統計,待住宅竣工交付使用後,應根據實際測繪面積進行相應調整。

(2)144平方米以上住房:指在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建設的商品住宅中,套型建築面積超過144平方米(不包括144平方米)的住房。現房應以商品房銷售合同中實際測繪的建築面積為統計標準,期房根據商品房預售合同中規劃設計面積進行統計,待住宅竣工交付使用後,應根據實際測繪面積進行相應調整。

2.辦公樓:指企業、事業、機關、團體、學校、醫院等單位的辦公用房,也包括商務辦公樓。

3.商業營業用房:包括批發和零售用房、賓館用房屋、餐飲用房屋、商務會展用房屋和其他商業及服務用房屋五類。

4.其他:凡不屬於上述各項用途的房屋建築物,如中小學教學用房、託兒所、幼兒園、車庫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