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國 - 漢語文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國 - 漢語文字

國(拼音:guó)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本義指疆域,地域。這個意思後來寫作"域"。引申指地區,區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諸侯國。後泛指國家。也指國都。

2019年11月20日,"漢語盤點2019"活動啟動,清博大數據推薦的國內字為"國、愛、治、紀、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國

拼音; guó

部首; 囗

部外筆畫; 4

字源解說

"國"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左圖A、右圖1-5是周代中期金文,就是較早的"國"。字本義是"邦國""封邑"。字的構形,有土地("一"),有保衛城池土地的武力"戈"。右圖2中,"囗"的四方都有一橫,這四橫可能表示這重地是有人在四邊把守着的。後來這四筆,簡化成一筆;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左圖B;右圖5、8 亦有秦漢以後之說),"或"因借用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外面加了個"囗(wéi)",表示疆土地域的範圍,讀guó。秦代的小篆(左圖C)繼承了晚周金文的形體,後隸變為左圖D和楷化為圖E。便把"國"變成定型的方塊字了。

"國"的繁體字有十一畫,書寫速度慢,所以後漢便出現了左圖F的簡化"國"。這個"國","囗"里從"王",可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封建色彩很濃。以後,"太平天國"用的便是這個"國"字;魏晉六朝時代,在鏡銘刻文里又出現了左圖G的"囗"里從"民"的"囻"字。可能有"國以民為本"之意。反映了春秋時代孟子的"民貴君輕"的思想,並且與"國"字形成強烈的對比。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代中期對漢字進行規範簡化。據統計,"國"的異體有40多種,除上述形體外,還有"囗"中加"氏"、加"戈"、加"方"、加"主"字等和三個秦(䆐)代表"國"字等。在選擇規範字時,起了爭議。"國"歷史悠久,容易書寫,太平天國時期曾廣泛使用,但是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國"並不符合時代潮流;"囻"符合當時現狀,也曾使用於民國時期,但因為過於生僻,沒有廣泛使用。"囗"也曾被用來做"國"的簡化字,但極易與"口"混淆,最終也沒有被採用。時任漢字簡化方案審定委員會副主任的郭沫若提議,"國"裡面再加一個點,成為"國(左圖H)",既便於書寫,又有"祖國美好如玉"的意思,於是全體通過。有資料顯示,在宋元時代的話本、唱詞等民間文學作品裡也出現了今天通用的簡化"國"字。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六下】【囗部】古惑切(guó)

邦也。從囗從或。

說文解字注; 【卷六下】【囗部】

邦也。

註:邑部曰:邦,國也。按邦國互訓,渾言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

從囗,從或。

註: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部】 國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8

古文:囗、囶、圀、⧌、䆐

《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並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為九州。

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為屬,十國以為連,二十國以為卒,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又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又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又:遠處絕國。

又兩國相距曰敵國。《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又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為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為國也。

又姓。《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為上卿,宋有國卿。

摺疊廣韻 古或切,入德見 ‖或聲職部

邦國。又姓,太公之後,《左傳》齊有國氏代為上卿。古或切。一。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❶"囗"四面包圍"玉",橫折豎段略長於左豎。

❷"玉",第二橫在田字格橫中線,豎筆在豎中線,末筆在橫中線下側。[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