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畫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四畫僧 |
四畫僧,是指活躍於明末畫壇的四位出家為僧的畫家:弘仁、髡殘、朱耷、石濤的合稱。
四畫僧皆明末遺民,因不甘臣服於清朝,志不可遂,便循人空門,藉助詩文書畫, 抒寫身世之感。作品均帶有強烈的個性化特徵和複雜的精神內涵,與當時占據主流地位的正統派畫風大異其趣。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四畫僧 [1]
泛指 畫壇的四位出家為僧的畫家
年代 明末遺民
人物 弘仁、髡殘、朱耷、石濤
畫家介紹
在中國繪畫史上,朱耷,石濤,髡殘,弘仁號稱明末清初的"四畫僧"。他們的藝術成就,為清代沉寂已久的畫壇引入了一股清流,開創了時代的新風,並賦予中國繪畫革新求變的時代精神,是中國清代繪畫發展的高潮。這四位因為遭逢時代劇變而遁入空門的畫僧,之所以在藝術上成就非凡,可以說與他們波瀾不息,血淚交集的生平有着極大的關連。
朱耷
朱耷(1626~1705),真名朱統筌,明末清初畫家、僧人,江西南昌人。南昌寧王朱權之後,明亡後出家,因嘗持八大人覺經,故又號八大山人。
朱耷一生字、號、別號極多,主要有:法名傳棨,號雪個、個山、屋驢、人屋,尤以八大山人最為知名。據載,他還曾棄僧入道,改名朱道朗,字良月。
在書畫上亦有許多畫押,如"三月十九日"、"相如吃"、"拾得"、"何園"等,含義較深。另外他署款時常將"八大山人"連綴寫成"哭之"、"笑之"字樣,以寄託憤懣。作為明宗室後裔,朱耷身遭國亡家破之痛,一生不與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強,行為狂怪,以詩書畫發泄其悲憤抑鬱之情。一生清苦,命運多舛,這形成了天才藝術家必須的人生苦難,更造就了他的藝術價值。
朱耷擅花鳥、山水,其花鳥承襲陳淳、徐渭寫意花鳥畫的傳統。發展為闊筆大寫意畫法,其特點是通過象徵寓意的手法,並對所畫的花鳥、魚蟲進行誇張,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簡練的造型,使畫中形象突出,主題鮮明,甚至將鳥、魚的眼睛畫成"白眼向人",以此來表現自己孤傲不群、憤世嫉俗的性格,從而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花鳥造型。
其畫筆墨簡樸豪放、蒼勁率意、淋漓酣暢,構圖疏簡、奇險,風格雄奇朴茂。他的山水畫初師董其昌,後又上窺黃公望、倪瓚,多作水墨山水,筆墨質樸雄健,意境荒涼寂寥。亦長於書法,擅行、草書,宗法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董其昌等,以禿筆作書,風格流暢秀健。
石濤
石濤(1630一1724年), 明末清初的"四大高僧"之一,明末清初著名畫家、僧人,本姓朱,名若極,小字阿長, 發為僧後,更名元濟、超濟、原濟、道濟,自稱苦瓜和尚,游南京時,得長竿一枝,因號枝下叟,別署阿長,鈍根,山乘客、濟山僧、石道人、一枝閣,他的別號很 多,還有大滌子、清湘遺人、清湘陳人、靖江後人、清湘老人、晚號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石濤工詩文,善書畫。其畫擅山水,兼工蘭竹。其山水不局限於師承某家某派,而廣泛師法歷代畫家之長,將傳統的筆墨技法加以變化,又注重師法造化,從大自然吸取創作源泉,並完善表現技法。作品筆法流暢凝重,鬆柔秀拙,尤長於點苔,密密麻麻,劈頭蓋面,豐富多彩;用墨濃淡乾濕,或筆簡墨淡,或濃重滋潤,酣暢淋 漓,極盡變化;構圖新奇,或全景式場面宏闊,或局部特寫,景物突出,變幻無窮。畫風新穎奇異、蒼勁恣肆、縱橫排奡、生意盎然。
其花鳥、蘭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筆墨爽利峻邁,淋漓清潤,極富個性。 石濤的繪畫,在當時即名重於世,由於他飽覽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蒼鬱恣肆的獨特風格。石濤善用墨法,枯濕濃淡兼施並用,尤其喜歡用濕 筆,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有時用墨很濃重,墨氣淋漓,空間感強。在技巧上他運筆靈活。或細筆勾勒,很少皴擦;或 粗線勾斫,皴點並用。有時運筆酣暢流利,有時又多方拙之筆,方圓結合,秀拙相生。
髡殘
髡殘(公元1612-1692年),明末清初畫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劉,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喪母,遂出家為僧。法名髡殘,字石溪,一字介丘,號白禿,一號殘道者、電住道人、石道人。他削髮後雲遊各地,43歲時定居南京大報恩寺,後遷居牛首山幽棲寺,度過後半生。性寡默,身染痼疾,潛心藝事,與程正揆(程正揆,號青溪道人)交善,時稱二溪,藝術上與石濤並稱二石。
善畫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畫主要繼承元四家傳統,尤其得力於王蒙、黃公望。構圖繁複重疊,境界幽深壯闊,筆墨沉酣蒼勁,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現技法,多從王蒙變化而來;而荒率蒼渾的山石結構,清淡沉着的淺絳設色,又近黃公望之法。他還遠宗五代董源、巨然,近習明代董其昌、文徵明等, 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在學習傳統基礎上,重視師法自然,自謂"論畫精髓者,必多覽書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
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山水中度過,經常駐足於名山大川,流連往返。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觀的情感、性靈與客觀的景物、意境相感應、交融,使其山水畫景真情切,狀物與抒情成為一體。 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險,重山復水,開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結構嚴密,穩妥又富於變化,創造出一種奇辟幽深,引人入勝之境,生動地傳達出江南山川空□ 茂密、渾厚華滋的情調。他喜用渴筆、禿毫,蒼勁凝重,干而不枯,並以濃淡墨色渲染,使得筆墨交融,形成郁茂蒼渾、酣暢淋漓的情趣,使畫面產生雄渾壯闊、縱 橫蓬勃的氣勢。存世代表作有《報恩寺圖》,繪南京聚寶門外報恩寺,通過概括提煉,表現了金陵名勝的磅礴、奇異氣象。《雲洞流泉圖》、《層岩疊壑圖》和《雨洗山根圖》,以繁密的布局、蒼勁的用筆、郁茂的景致、幽深的境界,顯現出石溪鮮明的藝術特色。
弘仁
弘仁(1610~1664) 安徽歙縣人,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鷗盟,明末諸生,明末著名畫家。明亡離歙去武夷山,從建陽古航禪師為僧。
弘仁少年時孤貧,性格孤僻,但是自幼喜歡文學和繪畫。明朝末年的時候,中秀才,此外無再高功名。明朝滅亡之後,弘仁有志抗清,清順治二年參加徽州人金聲及其學生江天一集士民抗擊清兵,保衛績溪、黃山諸地。
永曆十年(1656年)由閩返歙,往西干五明寺 。畫從宋元各家入手,萬崇倪瓚畫法,為新安畫派奠基人。畫師古人。更師造化。返歙後每歲必游黃山,以"江南真山水為稿本",曾作黃山真景50幅,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 ,給人以清新之感。
其《黃山松石圖》亦偉俊有致,不落陳規。所作《曉江風便圖》寫浦口景色,筆墨賀勁,兼用側鋒,是其晚年代表作。除山水外,亦寫梅花和雙鈎竹。"新安畫派"的奠基人。與杳士標、 孫逸、汪之瑞並稱"新安四大家"(亦有稱"海陽四家")。畫史上稱弘仁、髡殘、石濤、八大為畫壇"四僧"。 行書法顏真卿,楷書學倪雲林, 得其神韻,亦工詩,後人輯成《畫偈集》148首。
為僧後法名弘仁,字無智、無執,號漸江、漸江學人、漸江學者、漸江僧,別號則有雲隱、梅花道人 等,最常用的是漸江和弘仁。弘仁出生於安徽歙縣東關桃源塢,江氏乃當時歙縣的望族,後來家道中落。他在年少時於歙縣社學讀過書,之後又赴杭州,成為"杭郡 諸生"。不久,他和母親回到了原籍歙縣,拜當地名儒汪無涯為師,研習五經,準備參加科考。在此期間,他"嘗掌錄而舌學,以鉛槧膳母",過着非常清苦但卻事母至孝的生活。
生平介紹
朱耷
朱耷的父祖都善書畫,因此他從小就受到藝術陶冶。八歲能作詩,十一歲能畫青綠山水,少時能懸腕寫米家小楷。弱冠為諸生。明亡以後,他抱着對清王朝不滿的態度,在奉新縣耕香庵落髮為僧,時年二十三歲。後隱居進賢縣介岡及永豐縣睦岡等地。順治末年,當他三十六歲時潛回南昌,創建青雲圃道院,花了六、七年時間,才使這坐道院初具規模,並在這裡過着"一衲無餘"與"吾侶徙耕田鑿井"的勞動生活。他想把這裡造成一塊世外桃源,以求達到他向來"欲覓一個自在場頭"的願望。但這個"自在場頭"畢竟是建立在清王朝統治之下,"門外不必來車馬"是不可能的。因為常有清朝權貴來此騷擾,他常浪跡他方。
康熙十七年他五十三歲時,臨川縣令胡亦堂聞其名,便延請他隨其僧長饒宇朴等到臨川官舍作客年余。這使他十分苦惱鬱憤,遂佯為瘋癲,撕裂僧服,獨自走回南昌。一年多後,他又回到青雲譜,並在這裡度過"花甲華誕"。當他六十二歲時,不再做住持,便把道院交給他的道徒塗若愚主持。後又隱避在南昌附近的北蘭寺、開元觀等處。並常賣畫度日。後來自築陋室,名"寤歌草"堂。葉丹居章江有《過八大山人》一詩云:"一室寤歌處,蕭蕭滿席塵蓬蒿藏戶暗,詩畫入禪真。遺世逃名老,殘山剩水身。青門舊業在,零落種瓜人。"
石濤
明宗室靖江王贊儀之十世孫,原籍廣西桂林,廣西全州人。其生年有明崇禎九年、十四年、十五年(1636、1641、1642)諸說,卒年有清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九年、約五十七年(1705、1710、約1718)諸說。明亡後朱亨嘉自稱監國,被唐王朱聿鍵處死於福州。時石濤年幼,由太監帶走,出家,法名原濟,字石濤,別號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本月為師,性喜漫遊,曾屢次游敬亭山、黃山及南京、揚州等地,晚年居揚州。他既有國破家亡之痛,又兩次跪迎康熙皇帝, 並與清王朝上層人物多有往來,內心充滿矛盾。
石濤號稱出生於帝王胄裔,明亡之時他不過是三歲小孩,他的出家更多的只是一種政治姿態,這與漸江的"受性偏 孤"是不同的,石濤的性格中充滿了"動"的因素,因而他身處佛門卻心向紅塵。康熙南巡時,石濤曾兩次接駕,並山呼萬歲,並且主動進京交結達官顯貴,企圖出人頭地,但權貴們僅把他當作一名會畫畫的和尚而已,並未與之計較,故而攻敗垂成。因此他是在清高自許與不甘岑寂之間矛盾地渡過了一生,好在他聰明絕頂,巧妙地把這種矛盾發泄到他的畫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縱橫排闥、閃轉騰挪,充滿了動感與張力,這也正是他異於常人的高明之處。
髡殘
髡殘自幼就愛好繪畫,年輕棄舉子業,20歲削髮為僧,雲遊名山。30餘歲時明朝滅亡,他參加了南明何騰蛟的軍隊,抗清失敗後避難常德桃花源。戰爭的烽 火迫使他避兵深山,關於他這段在古剎叢林的經歷,程正揆《石溪小傳》有載:"甲申間避兵桃源深處,歷數山川奇辟,樹木古怪與夫異禽珍獸,魈聲鬼影,不可名 狀;寢處流離,或在溪澗枕石漱水,或在巒猿臥蛇委,或以血代飲,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豕欄,或避雨虎穴,受諸苦惱凡三月,"艱險的叢林生活雖使他吃盡了苦 頭,但倒給了他一次感受大自然千奇百怪的好機會,充實了胸中丘壑,為後來的山水畫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這一點,在他的不少題畫詩中,都明顯可見。平生喜游名山大川的髡殘對大自然的博大意境,有着深刻的領會和觀察,最後落腳在南京牛首山幽棲寺。曾自謂平生有"三慚愧":"嘗慚愧這隻腳,不曾閱歷天下多山;又嘗慚此兩眼鈍置,不能讀萬卷書;又慚兩耳未嘗記受智者教誨。"
弘仁
弘仁一生是清寂孤苦的。早年與母親相依為命,時人王泰徵《漸江和尚傳》記載他曾為母親"一日負米行三十里"的經典故事,可見他是一個孝子。 弘仁36歲時即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大舉進攻徽州,明末名臣金聲和他的學生江天一組織軍隊奮起抗擊,但後來均告失敗,徽州陷落。部分抗清志士轉入福建,投奔唐王政權。弘仁同老師汪無涯也去了福建。
隆武二年(1646年)六月,清軍再進攻福建,隆武帝被執。弘仁到了武夷山,同一批跟隨隆武帝的志士仁人躲進武夷山的天游峰。大約一年後,他同汪沐日、汪蛟、吳霖等人一起出了家,皈依了古航道舟禪師,開始用法名弘仁,又自取字無智,號漸江,此後,便不再用俗姓俗名。
永曆三年(1649年),弘仁自武夷山回到黃山。自此,他的一生的主要藝術活動集中於安徽和江 蘇一帶,先後居住的地方有歙縣、宣城、蕪湖、豐溪、南京、休寧、鄱陽等地,並赴揚州、杭州、廬山諸地遊歷,主要的活動地則是"新安畫派"的發源地-歙縣, 遊歷最多的大山則是黃山。他有一方印曰"家在黃山白岳之間",很多資料稱其"歲必游黃山",可見山水性情是他一生藝術生活的重要內容。
藝術成就
他們的藝術風貌各有不同:弘仁"千鈞屈腕力,百尺 鼓龍鬣"的筆墨功力,髡殘"沉着痛快,以謹嚴勝"的酣暢淋漓,朱耷"零碎山川顛倒樹,不成圖畫更傷心"的怪誕奇崛,以及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的戛戛獨造,可謂"摶弄乾坤於股掌,舒捲風雲於腕下"。四位用袈裟掩裹着精神苦痛的畫家,直接影響了揚州畫派的興起,並在以後三百年來為後人所景慕,影響極大。
石濤
石濤作畫構圖新奇。無論是黃山雲煙,江南水墨,還是懸崖峭壁,枯樹寒鴉,或平遠、深遠、高遠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寫 之景傳達深邃之境。石濤還講求氣勢。他筆情恣肆,淋漓灑脫,不拘小處瑕疵,作品具有一種豪放鬱勃的氣勢,以奔放之勢見勝。對清代以至現當代的中國繪畫發展 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有《搜盡奇峰打草稿圖》、《淮揚潔秋圖》、《惠泉夜泛圖》、《山水清音圖》、《細雨虬松圖》、《梅竹圖》、《墨荷圖》、《竹菊石圖》等傳世。著《苦瓜和尚畫語錄》,闡述了他對山水畫的認識,提出一畫說,主張"借古以開今","我用我法",和"搜盡奇峰打草稿"等,在中國畫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石濤對後世影響極大,作品歷來為藏家所鍾愛,歷代石濤贗品也經久不絕,但大多技藝低劣,屬"皮匠刀"的筆法,很容易辨真偽。但現代畫家張大千曾精研石濤,仿其筆法,幾能亂真,他有不少仿畫流傳於世,極難分辨。張大千筆力不如石濤厚重,線條也較光滑,這是不同之處。
有人稱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屈指可數的偉大人物之一,從他的繪畫技藝和理論等方面看確是當之無愧的。他的藝術主張和繪畫實踐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也為中國畫向近、現代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所作凡山水、花鳥、人物、走獸無不精擅且富有新意,尤以山水畫及其論著《畫語錄》 名重天下,把他看成清代以來300年間第一人的說法,看來並不過分。 清初,繪畫在董其昌等人倡導的「南北宗」學說影響下,摹古之風日熾。這時,才華橫溢的石濤異軍突起,對這種風氣毫不理會,他強調「我自用我法」並清楚地指 出:「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古之鬚眉不能安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安入我之腹腸。」「不恨臣無二王法,恨二王無臣法。」他甚至豪邁地說:「縱使筆不 筆,墨不墨,畫不畫,自有我在。」總之他要改變古人的面目而自創新法,自標新格,這種呼聲是對傳統觀念的一種挑戰。
其實,從山水畫方面看,歷經唐、宋、元、明千年的遞進,至清早已形成了巨大的傳統重負。從明代起就有不少畫家試圖走出傳統習慣的範疇,革新畫壇,如陳淳、徐渭等人開創的寫意畫即足以證明了他們的變革勇氣。明代晚期,董其昌以佛教禪宗的「頓悟」來啟導繪畫,揚南仰北,他借「南宗」強調線條形式美的「渡河寶筏」在尋覓人生和藝術的理想彼岸,以「南宗」蘊藉、含蓄的筆墨創出「北宗」簡潔、明快的畫風,實 已開啟了現代繪畫的先聲。而石濤睥睨陳法,法古而不泥古,汪洋恣肆,隨心所欲,更向現代繪畫突進了一步。他們兩人所處時代相距不遠,但藝術主張卻不完全一 致,儘管如此,殊途而同歸,兩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卻十分相近,都為中國畫向現代畫發展作了準備。石濤的主張和實踐使畫家重又面向生活,師法自然,為開創新的 歷史奠定了基礎。五代、兩宋各種皴法的出現,是當時諸大家面向生活,師法自然的創造性產物。實現了筆墨的升華,也形成了傳統的負荷,所以有明一代也依然取 法傳統。清代的山水畫要有所成就,必須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進行新的改革,因此,創立新法,是山水畫發展至此的必然。
髡殘
髡殘是一位能詩書,善繪畫的多面手。他擅繪人物、花卉,尤其精于山水。他宗法黃公望、王蒙,繪畫基礎出於明代謝時臣,其技法直追元代四大家,上及北宋的巨 然,他曾說:"若荊、關、董、巨四者,得其心法,惟巨然一人。巨然媲美於前,謂余不可繼跡於後。"他學謝時臣,在直取其氣概渾宏的同時,變其絲理拘謹的毛病,學元代四家以及董其昌的畫法,同時敢於刻意翻新,"變其法以適意",並以書法入畫,不做臨摹效顰,仰人鼻息的玩味的做法。黃賓虹以他的特點概括為"墜 石枯藤,錐沙漏痕,能以書家之妙,通於畫法。"正是他這種重視用情感,用心血入畫,重視筆墨技巧的獨特運籌。一些被先人畫慣的名山大川,到了他的畫中,卻 別具一格,另有新貌,有着不同於他人手筆的特色。
髡殘的山水畫章法穩妥,繁複嚴密,郁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勝,而於平凡中見幽深;筆法渾厚,凝重、蒼勁、荒率;善用雄健的禿筆和渴墨,層層皴擦勾染,筆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滯,禿筆而不乾枯;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並以濃墨點苔,顯得山川深 厚,草木華滋。他的作品以真實山水為粉本,具有"奧境奇辟,緬邈幽深、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
弘仁 弘仁一生未有功名,也較少世俗的應酬。他因心灰意懶而出家,心靜如止水,在空寂與幽靜中專心於 藝術創作,將內心的孤獨、無助與寂寥通過對真山真水的感悟,以繪畫這種特有的語言訴諸紙上,讓我們看到一個清俊、冷寂而又充滿藝術靈性的畫僧形象。他以參禪為主要的生活方式,用筆墨作佛事。在他的藝術經歷與畫作中,幾乎看不到對於生活的激情與對生命的熱愛,海外的學者更稱其畫中"纖細的樹木幾乎充滿了脆弱和冷淡,而整幅畫是沒有空氣的,並且很蒼白"。這正是作為遺民的弘仁向我們展示的特有的生命意志,也正是他有別於他人、在藝術史上名垂後世的重要因素。
弘仁也長於書法、詩歌,有詩、書、畫三絕之稱。書法方面,楷書學唐代顏真卿,行書學元代倪雲 林,同時也工八分書和篆書;詩歌方面,其詩集主要有許楚輯錄的題畫詩《畫偈》、其弟子鄭膛輯錄的《偈外詩》以及近人黃賓虹輯錄的《漸師詩錄》、《漸江畫偈》等,反映出他多方面的藝術成就。
弘仁無疑是清初最富個性的山水畫家,他在繪畫上的成就及其特徵不是簡單地用遺民繪畫、簡潔淡遠、疏淡冷寂等詞語可以概括的。他的藝術成就,是清初特定歷史時期的反映,是遺民情結、禪宗奧旨、山水性情、古風流韻與恬靜心態在畫中融為一體後的集中再現。